让感动继续
――彩虹行动小学诞生记
从7月20日正式启动到今天,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彩虹行动小分队组织了16个车队,把几百万的救灾现金和物品送到巴中、南充、广安、达州、内江、泸洲等受灾地区。这一行动,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灾区人民的生活问题,但有聊胜于无,重要的是它给灾区人民带来温暖和希望。
从送钱物解决灾区人民燃眉之急到送现金给今年上大学的准大学生,2007年夏天的这场彩虹行动到8月下旬,也许该告一段落了。此时,所有的参与者都在想,或许我们该好好打个总结。怎么总结?搞台晚会?但时过境迁,过了季--这点,是我们该好好总结的;何况,搞台晚会成本又太高!
事实上,活动前期,sctv4彩虹行动策划小组就考虑援建一所学校――名字最好就叫“彩虹行动小学”。这一想法,得到频道上下的一致认可。8月22日,彩虹行动策划小组启程前往南充市营山县――因为从前期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了解到:在革命老区营山县,在一个名叫清水乡万书村的地方,有所村小在7月5日因为暴雨造成的山体大滑坡成了危房,该校87个孩子不知开学后要到哪里去读书。
我们的到来,受到营山县领导的热情欢迎。此次援建项目,我们在出发前就做了很多设想,还在泰和太律师的帮助下,草拟了援建协议,甚至带上一位建筑设计监理专家。我们希望,从援建彩虹行动小学开始,开展长期性的手拉手活动。但是,真正到了营山县清水乡,我们的美好设想遭遇了严峻的现实问题。在教育部门领导那里,我们了解到,如今的村小在萎缩,师资问题影响着生源问题,生源问题决定村小的命运。按照目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来说,收缩村小,扩大乡镇中心小学,势在必行。清水乡有所完小,或许我们可以帮建这所完小的教学楼、宿舍楼。但到受灾严重的万书村走了一趟,我们还是觉得在幸福水库那边的山上,有必要修建一所“村小”--哪怕只有1-4年级。
因为一个幸福水库(川北第二大水库),清水乡的土地被一分为二,水库这边是场镇,日子相对好过些,水库那边是库岸山上,那里居住着三、四个村。我们从清水乡场镇上船,坐了30多分钟的柴油机动船,到了双眼井村,那里有个四间破烂不堪的瓦房,就算那一带最大的村小了。从双眼井村又坐船,爬了30分钟不能叫路的崎岖山路,我们又到了万书村7社的寨门梁。据说这是万书村的中心位置,如果建村小,这是首选位置。据了解,位于水库那边、半山腰上的万书村辖12个社,有村民1130人。这里的孩子如果到乡场的完小读书,要下30分钟的坡、坐30分钟的船,如果错过一趟船,这天至少要迟到两小时。
走完考察的路,我们的反应是:给钱的事也不容易啊!我们要给的钱来自一大批爱心人士,我们要为他们负责,同时我们还要为媒体的公信力负责!所以,再苦再累,大家都没有一句怨言。
走完考察的路,我们的内心很固执:为了父老乡亲,为了农村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帮清水乡最贫困的万书村建一所漂亮的小学。如果真象当地教育部门所说的,这个学校因为师资和生源的恶性循环,或许哪一天会关门大吉!那么,因为这个风险,放弃“让水库那边的孩子就近上学”的努力,我们心中实在不甘!我们把这上升到“不能放弃贫困山村”的哲学高度,深化到“不能放弃贫困山村”的心理深度!我们甚至说出这种话:我们现在就想这么干!没有师资,我们会继续想办法,争取后续支持、争取青年志愿者!如果真的有办不下去的那一天,那么,就让村委会利用校舍办所养老院吧!
这是我们用心灵做出的“悲壮的决定”!回来的路上,我们也一直在谋划着如何“避免悲壮”。还是那句话:事在人为。彩虹行动旨在给人希望,我们也希望通过一所彩虹行动小学,给农村教育或者说农村带来一点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