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游记 走近青海观看塔尔寺护法神舞(二)
标签:
网络文魁西行游记走近大美青海观看塔尔寺护法神舞旅游 |
分类: 旅行随笔 |



每逢释迦牟尼的诞辰、藏历新年以及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教节日,全国各大藏传佛教寺院,如西藏的哲蚌寺、札什伦布寺、桑鸢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普楞寺、内蒙的五当召、北京的雍和宫等,都要举行盛大的《护法神舞》活动。数以万计的信徒为了能亲临祭祀活动,有的不远数百里之遥,提前若干天便携家带口启程奔赴各大寺院,以对神灵进行崇拜和求得自己与家人愿望的实现。

《护法神舞》中的舞蹈,包括民间“鸟冠虎带击鼓”的大型“巫舞”。舞蹈多由“拟兽舞”和“法器舞”混杂而成。表演时,没有歌唱,气氛庄严、肃穆,具有很大的威慑力。届时,在高架于寺院屋顶上的唢呐、长号、莽筒、鼓钹洪亮而庄严的乐曲之中,专门担任《护法神舞》表演的老少喇嘛们,头戴各种神、兽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按照神位的高低顺序出场,以示各路神灵已降临人间。在震撼人心的祭祀乐曲伴奏下,这些“鸟冠虎带”的诸神一边接受着信徒们的伏地磕拜,一边列队环绕寺院表演场地,扬手、提足地旋转前进,以此作为整个《护法神舞》活动的序幕。

一组组具有专题宗教内容的神只舞蹈,如突出显示神灵无上威力的“法神舞”、“凶神舞”、“金刚神舞”,表现地狱中小精灵们相互玩耍、嬉戏的“骷髅舞”,为人间带来福禄的“鹿神舞”,宣扬乐善好施、长命富贵的“寿星舞”、“仙鹤舞”,以及表演佛经中“舍身饲虎”、“因果报应”等佛经故事的舞段,令人目不暇接。《护法神舞》活动的最后部分为“驱除恶鬼”。在全部驱魔仪式进行完毕之后,各路神灵把大、小鬼怪集中到用酥油和糌粑粉制作的鬼首“朵玛”身上,鬼首“朵玛”便在众神兵天降的押解和众多藏民的拥簇下,移置到距寺庙外有一定距离的空地上,架起柴火焚烧“朵玛”为灰烬。至此,完成了使庙宇和民众驱逐未来一年中所有邪恶,迎来人间吉祥和与福顺的《护法神舞》法事活动。

“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观念和生灵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是藏族面具形成的基础。远古时期,以游牧部落生活方式生存的藏族先民,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与牛、马、羊、犬、黄鸭、崖雕等飞禽走兽相依生活,“万物有灵”的原始苯教思想赋予这些千奇百怪的神灵神奇的色彩,并成为崇拜、信仰和祭祀的对象。


在古老的苯教创世说中,牦牛还被视为创世大神。苯教认为,世界最初形成时,天地混沌相合,一片虚茫,世界最初起源于几个卵。法师赤杰曲巴使“五种本源物质”(即地、水、火、风、空)产生出一个发亮的呈牦牛状的卵和一个黑色呈链形的卵。然后用一个光轮来敲击牦牛状的卵,产生了火光,雨和雾又从“五种本源物质”中产生出来,形成了海,于是天地形成了。现实的世界就是由发亮的牦牛状的卵演化而来,而魔鬼的世界是黑色的呈链形的卵变成的。










以上照片全部由网络文魁摄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