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游记 新疆天山天池(七)

(2016-02-24 00:05:05)
标签:

网络文魁

西行游记

新疆天山天池

摄影

旅游

杂谈

分类: 旅行随笔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新疆天山天池(七)/网络文魁

   大锅底坑位于天池大海子西侧2530米,是古冰川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古冰窖,形似锅底,故名;海拔2180米,面积12.5万平方米;南、西、北三面有陡壁环绕,东面开口,坑底为草地,南、西两面云杉成林,北面向阳山坡草地起伏,自成一景。禅灯山下的一处大洼地,海拔2180米,比禅灯山山峰低538米,状如一个大锅底,锅口向天池方向倾斜,是一片起伏的草地,绿草成茵,云杉密布,山风吹不到,气温偏高,加之坑底数泉涌出,因此这里春天来得最早,水丰草茂,繁花似锦,得景名“会仙瑶台”。

    东岳庙遗址位于天池西南面,灯杆山山体南部山腰的一块台地上;台地三面被马牙山、灯杆山环绕着,东北面临大锅底坑;台地四周长满云杉密林;东岳庙又名博岳庙、博格达山神庙,简称山神庙,始建于清代光绪十六年(1890),后几经焚毁;民国十一年(1922)又在原址上重建了东岳庙;1933年战乱被毁,再未修复。陈诚(公元1365-1457年)的《西域番国志》记载道:“……百余里有灵山,相传为十万罗汉佛涅槃之处。近山有土台高十余丈,云唐时所筑,台畔有僧寺,寺下有石泉一泓,林木数亩。由此而入出,行二十余里,经一峡之南,有土屋一间,旁多柳树,沿土屋之南登山坡,坡上有石垒小屋一间,高不五尺,广七八尺。房中有小佛像五位,旁多木牌,皆书夷字,云游山者纪其姓名。前有土池一口,不甚大,浅无积水,洁无尘污。”

    太虚八卦指“东岳庙址”下方的“八卦亭址”和“太虚庵址”,由民国时曾任伊犁镇守使的杨飞霞所建。“八卦亭”两层八角,剖面呈八卦状,故名“太虚庵”,在八卦亭下方,为杨飞霞结茅修行处,取杨号“太虚”为名。

    白石头山与灯杆山外貌相似,且从该处看天池更胜距天池太远的真灯杆山;一位旅游作家称去灯杆山的外地游客中有99%以上去的是这个,因为真灯杆山山高路远,山野中的向导不愿前往。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西行游记 <wbr>新疆天山天池(七)
署名照片全部由网络文魁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