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游记新疆天山天池(六)/网络文魁
【西王母庙】达摩险径,从大天池北岸循左侧一条向东延伸的路向前数百米可见一个船坞,沿东岸小路向南、徒步半小时许便可到达娘娘庙游览区,途中能够看到左侧有一条从出水口到达摩洞的山径,弯弯曲曲、细又长,非常危险、很少有人涉足,相传是由达摩所开辟的。
【西王母祖庙】原达摩庵,习惯称娘娘庙,坐落在天池东北岸的山坡上,位于天池东侧半山腰,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主大殿供奉西王母(王母娘娘)神像;据记载建筑规模宏大,曾经香火旺盛,1932年毁于战火;1992年在原遗址上兴建,2000年重建;庙内有部分古钟、瓦当、壁画等原娘娘庙遗物,是海内外道教信奉者寻根拜祖的圣地之一。
【居仙洞】(居仙故洞),位于西王母庙右上方50米处,在达摩庵上方,洞内残存有隐约可辨的壁画;传说为群仙居住的地方,又名观音洞。居仙洞右上方50米处的山坡上有山石独立,高约五六米,俨若一仙端望,扬着右臂,迎接前来参加蟠桃盛会的仙宾,名“迎仙居”。
【达摩洞】(达摩禅洞),位于天池东岸西王母庙右上方,在居仙故洞的右上方,相传是菩提达摩“面壁坐禅,修成正果”的地方,洞内曾供奉过达摩祖师塑像。
【观音阁遗址】(观音阁址),在达摩禅洞的上方,建筑年代不详,曾有道士2人,民国末年被毁。
【会仙平台】在西王母庙左前方的天池边上,今为一块平坦的圆形草地。
【老子故洞】在天池东岸;《史记》卷六十三云:“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西出函谷关),莫知其所终。”传说老子来到了该山,与西王母等一起在天池里畅游差一点犯了戒念,因此在老子故洞进一步修炼。
【观佛光亭】又名“观海亭”,位于天池东岸的池边上,日出时如果天空布满碎云,那么就有佛光在西王母庙上空忽隐忽现,不知缘由者认为它是“海峰晨曦”;此处非常幽静,很少有人光临。
【灯杆山】(禅灯山),海拔2718米,在距大天池西岸约4公里处(一说三公里),山体呈南北走向,长3公里许,宽约2公里,可游面积0.2平方公里,是天池西侧群峰第二高峰,属中山峡谷森林带;山上有大片牧场,老君庙、东岳庙均建于此,过去曾有道士在山顶立一上挂天灯的松杆,昼夜不灭预示世道太平,又称太平灯;灯杆山是极佳的观景地,上可遥望博格达雪峰、下可俯瞰天池全貌,“西山观松”和观看日落等也是绝佳的位置;由此西眺,乌鲁木齐可尽收眼底,尤其在夜晚华灯初上之际,可远观乌鲁木齐万家灯火。
相传这座山上立的上挂“天灯”的松杆是人们为了纪念菩提达摩在对面的“达摩禅洞”里思考和所传的禅法。循大天池西侧盘山公路向上数百米,见路边“新疆瑶池国际旅行社中国天山天池马克·钟度假村”(内有丝绸古道马克钟餐饮广场等),再向上约3公里便可到达。
【顶天三石】灯杆山顶耸立的三块巨大岩石,系火山岩墙沿裂隙风化而成,其状如戟,名“三戟石”,又名“擎天石”;石笋指向长空,似有苍天赖此顶撑之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