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2014-01-14 06:00:00)
标签:

网络文魁

走进长沙岳麓山

麓山寺

摄影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麓山寺坐落在岳麓山的古树丛中,是湖南省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寺初名慧光明寺,唐初改名为麓山寺。该寺左临清风峡,右饮白鹤泉,前瞰赫曦丹枫、长岛湘流,后倚禹碑风云、深壑林海。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誉,现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该寺创建1700多年来,曾六度毁于战火。1944年毁于日军,今仅存山门和藏经阁。殿堂现已修复,殿内千手观音庄严慈祥。现在寺由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阁、斋堂等主要建筑组成。山门作牌楼式,额书“古麓山寺”,藏经阁又名观音阁,阁前有古罗汉松二株,传为六朝所植,又名六朝松,成为麓山寺悠久历史的活见证。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麓山寺自晋代创建以来,经过隋唐的发展,宋元的延续,至明代中期已成为全国佛教禅宗派著名的胜地,为彰扬麓山寺的功绩,明神宗于万历年间,特赐名“万寿禅寺”。明末,禅寺毁于兵火,后于清康熙年间又重新修复,但规模远小于前。1944年再毁于日军战火,仅存山门及观音阁。1986年由长沙市佛教协会主持恢复原貌,现任麓山寺方丈圣辉法师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2000年,圣辉作为中国宗教领袖七人代表团中的一员参加了联合国“千年和平大会”。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天台宗创始人智额游化荆、湘二州,住麓山寺开讲《妙法莲华经》,弘扬天台宗“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教义及“圆顿止观”禅法。后人将他讲经处命名为讲经堂。今讲经堂已毁,原址在今蔡锷墓处。隋文帝仁寿二年602,文帝在麓山寺赐建舍利塔一座,供奉印度僧人带来的舍利。唐代的麓山寺殿堂雄伟,规模宏大,杜甫称它是“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砂湖”。头山门在湘江之滨,二山门即今天的麓山门,大雄宝殿在今岳麓书院处,前有放生池,两侧为钟、鼓楼,沿清风峡回廊婉蜒而上,经舍利塔、观音阁、藏经楼、讲经堂、法华泉,直至山顶之法华台。活动于麓山寺的著名僧侣有昙捷、权武、智谦、摩诃衍那、首楞严、惠镜、惠齐、兴哲等人。摩河衍那是唐代高僧,唐德宗时曾入藏讲经,力倡禅宗,一时西藏僧人风靡相从,贵族妇女30余人从其出家。后赤松德赞派人从印度请来寂护的弟子莲花生,传印度佛教,于是发生了长达三年之久的两派辩论,史称“顿渐之争”或“拉萨法诤”。据西藏史书记载,摩诃衍那辩论失败后,返回内地。摩诃衍那与莲花生的这场辩论,至今还是国际佛教学者研究的课题。唐朝盛时,许多书法家、文学家和诗人游览麓山寺,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传诵的佳作。杜甫、韩愈、李邕、沈传师、唐扶、韦蟾、刘长卿、宋之间、曹松、罗隐、喻鬼、戎县等都写诗吟文,赞美麓山寺。

走进长沙岳麓山【麓山寺】(上)

以上照片全部由网络文魁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