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山西平遥古城(一四四)

(2010-03-31 12:16:59)
标签:

网络文魁

游览

山西平遥古城

银号

游记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走近山西平遥古城(一四四)
    平遥古城“银号”介绍。清朝,银号统称为银楼,是以熔铸碎杂银两为元宝和兑换银两(碎银换元宝或元宝换碎银),并兼有为商家保管银两的商业性组织。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商号以及后来兴起的各票号,也为乡村完税所收取的碎杂银两统一加工,熔铸成地方标准大锭,以便逐级上缴。嘉庆十八年(1813),本县全盛银楼。道光十七年(1837),本县大成银楼、实物元宝有“嘉庆平遥县元宝”、“光绪平遥县李永裕元宝”,
    中华民国成立后,银两与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开始废除,统一以银元为流通货币,民间熔铸元宝大锭的金融业务始被淘汰,加之平遥票号等大商铺多数歇业或倒闭,银楼业代铸和现银储存业务日渐枯竭。
    民国21年(1932),日升昌票号改营钱庄时,由杨汝霖等45人集资25万元(法币),聘请梁直为总经理,在西大街日升昌旧址,院内开设了中浮银号,经营存款、放款等金融业务。民国三十九年(1940),受日本入侵、掠夺等影响,被迫收歇。历时8年。从此,平遥银号业销声匿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