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山西平遥古城(一三四)

(2010-03-23 22:53:03)
标签:

网络文魁

游览

山西平遥古城

典当业

游记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走近山西平遥古城(一三四)

    平遥古城典当业历史久远,当商迭出不穷。清康熙年间,境内当铺达60家之多,遍布城内以至乡间。***时期,典当业日渐衰败,到1948年平遥解放后,随之消亡。但在古城现存的古代店铺建筑群中,当铺旧址同样显而易见。如北大街69号惠元当旧址,北大街18号益泰当旧址,兴盛街37号二和当旧址,衙门街89号太和当旧址,西大街35号(原宝丰隆票号)典当旧址,东大街107号聚盛魁旧址等,不胜枚举。
    综览古城当铺遗迹,其建筑格局不外乎两类:一是设在繁华街区为前店后道式的经营场所,它与商品经营以及钱庄、票号无异;二是设立在小街小巷中为四合院式的小押铺。前者仅在栏柜的形状上与其他行业有别,后者则墙高壁厚,门小窑深,牢固压抑,别具行业特色。
    以马圈巷27号的当铺院为例,座落在花园街和马圈巷交叉的丁字街口,建于清代早期,原由主院,后院和左右跨院组成。主院是坐西向东的四合院,院之东房即是当年当铺的对外营业室。面阔3间,门窗朝向院里,背后出廊,后檐墙青砖实砌,展现在前面的只有檐廊。檐墙的北端开一道拱形的随墙小门,高不到2米,宽不足1米。
    狭窄的门道只占了东房北次间的三分之一;门道与柜房(营业室)之间有厚墙相隔,墙上开一高高的窗口,名曰“当窗”。柜房的南端与院内厢房相连,它是当铺的“内账房”,又是保管金银细软、古玩珍品等小件当品的库房,装修格外严密,当年的铁制窗棂仍有部分遗存。院之北厢房是经理人会客的场所。院的正位是三间“闷窑”式的砖圈窑洞,并在上层筑有木构楼房,门则朝向后院,通达跨院.此房通风良好,光线充足,设施全考,隐密性极强,大量当品必存放在此。
    除了主院,尚有后院及跨院,众多的房舍具备了不同的功能;随着典当业的消逝,当铺院都变成了居民的家宅。平遥古城的百姓,尽管都是好客而友善的,但当铺院的建筑外观仍旧遗留着一副冷漠的表情。此类遗迹,在平遥古城内尚有北大街18号、鹦鹉巷11号、米家巷17号等多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