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阆中贡院(十七)

标签:
网络文魁游览阆中贡院游记旅游 |
分类: 旅行随笔 |
(照片)阆中“状元坊”
(照片)“万世师表”阆中贡院供奉的孔子像
我国漫漫五千年文明史,尤其是隋代以后,国家一直基本完整,文明的香火一直代代传递,史书也没有出现空白断层,这和中国人自古而来的“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之理念分不开,而这正是因为有了科举制,天下所有人都有既可望也可及的奋斗目标,从而纷纷“发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发奋读书。富人以高中进士为家族之荣耀,穷人以一朝“金榜题名”、从而可以改变自己身份地位为努力方向,这是个最大的动力。有这么大量的读书人,面对了文明、文化、国家、历史这些个抽象大名词,我们才有底气在世界上称傲几千年。时至今日,其实我们又哪里摆脱得了科举?替代的只不过是在科举制度基础上的变革和升华,从而更加彰显了科举本身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更加彰显社会文明,影响人们进取,显示社会公平。
边看介绍,不由得让人就联想了很多。没办法,同是中国人,了解了中国历史,你就回避不了中国历史中的那些大事大问题。一种科举制度,整整的影响了中国1300多年,你不得不承认它当时存在的合理性。在古代小说戏剧里,有哪一篇不提及状元进士举人秀才?才子佳人故事中的才子,不都是经历了刻苦读书、赶考、金榜题名这样的程式化之路!
前一篇:走近阆中贡院(十六)
后一篇:走近阆中贡院(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