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榆次后沟古村(五)

(2008-12-11 08:12:10)
标签:

网络文魁

纪实

榆次后沟

戏台

窑洞

后沟古村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走近榆次后沟古村(五)

    在观音堂前的坡道下,有一座水泥桥,过桥再上一截短坡就到了后沟村的中心区,矗立在正面的是木结构戏台,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村民文化活动的中心。戏台面积挺大,前面两根柱子上有斑驳的对联,虽然年久失修,已经不复往日的光鲜,但其精荚的雕刻和早已褪色的彩绘还依然可见。戏台的整体木结构还很坚固。这座古戏台现在每年正月里还可派上用场,或请来专业戏班唱几出晋剧,或由村里的庄户人在戏台上消遣娱乐一番。村中也有乐班,村民中不分男女老少都能将大鼓打得花样繁出,彰显北方人的豪情。在戏台的正对面,是一座菩萨殿,殿顶屋脊色彩艳丽的琉璃瓦,很是惹眼。

  村中建筑多为四合院式的独立窑洞,砖瓦的四合院和黄土的窑洞巧妙地合为一体。多数院内的抱鼓石、门枕石、门楣及照壁都保存完好,砖、木、石上都有精美细致的雕刻。村中还保留着耧、犁、砘、耙、石碾、石磨等自然经济时代的农业耕作工具,以及原生态的酒坊、醋坊,豆腐坊,呈现出古村落自给自足的生存、生产、生活景象。后沟村内古朴的乡村风貌,厚重的民俗文化、以及幽静清新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它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

    后沟村海拔大约900多米,虽上下落差百余米高,却家家户户都有井水可淘,古村设有地下排水系统,村中的石板路上有许多石块砌成的孔道,而每家的下水全部使用暗道,各户的分道通向总道,从村东北、西北的高处起,穿村过院,勾连各家各户,形成黄龙、黑龙两个体系,流经村西南、东南留水口最终归入龙门河中。水道深深埋在地下,各家院中都留有分入水口,遇山洪不塌方,逢小雨不泥泞。其中奥妙至今也是个难解之迷。这个巧妙的系统对这个黄土高原上的村子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保护作用。因此,后沟古村被誉为“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

    游客在这座小村庄内,可处处感受到其古朴的农耕文化,神秘的风光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神态文化。各具特色的农家小院,建筑精巧的古庙戏台,风蚀斑剥的石级小道,饱经沧桑的参天古树,淳朴善良的风土人情,优美动人的故事传说,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世外桃源图,让人流连忘返。

另外,该村20036月建成全国第一所摄影希望小学。由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韩长安通过希望工程捐资建设。该校校长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悦。韩长安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任名誉校长,全国80位摄影名家担任辅导老师,太原理工大学的33位本科大学生参与“一帮一、手拉手”计划,辅导33位希望小学小学生的文化课程。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们将取得摄影专业初级证书。

那天,我们在后沟古村玩了一下午,游览古村寨,并在农家窑洞住了一晚上,吃了农家饭。第二天清晨,我们上山采摘了梨和红枣,吃过早饭后,离开后沟,前往榆次常家庄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