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石古刹资寿寺印象(五)

(2008-12-05 07:12:05)
标签:

网络文魁

纪实

十八罗汉

古刹

泥塑

郭成保

资寿寺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灵石古刹资寿寺印象(五)

说到灵石千年古刹资寿寺十八尊罗汉头像曾惨遭劫掠、流失海外。几年后,台湾商人陈永泰将自己历尽艰辛、花费巨资购回的罗汉头像无偿捐赠给原寺。1999330日,失落海外六年多的十八罗汉头像终于回到了资寿寺。

正当人们为罗汉像身首合一犯愁的时候,一位时年五十五岁的村民自告奋勇地说:“让咱来试试”,他就是当地苏溪村的村民叫郭成保。梳着背头、外貌文静,颇似教师模样的郭成保后来告诉记者:“省里的文物专家考核了我,问了许多泥塑文物如何保护的问题,咱提出了周密的方案,结果,他们接受了。”人们惊叹,一个村民,何来如此绝艺?

苏溪村外的千年古刹资寿寺,建于公元870年,历代多次被毁并重修。现存建筑为明正德十六年重建。寺内最珍贵者莫过元代壁画和明代十六尊罗汉及两尊童子泥塑彩像(统称十八罗汉)。郭成保爱好绘画和雕塑,自学成材,“文革”中,跟随下放到灵石蹲“牛棚”的著名版画家力群学习,提高了技艺。让他修复十八罗汉头像,确在情理之中。
  郭成保回忆道,他六七岁时,总爱到同院的民间艺人马三成家玩耍,耳濡目染,喜欢上了画画和捏泥人。马三成七十多岁时,重病不起。一日,他把郭成保叫到床边,喘着气说:“孩子,你跟了我这些年,算是咱徒弟了。这几本画谱,还有这些颜料,是祖宗传下来的,可不能丢了。我没用上,也许你有用得着的一天呢。”马三成传下的几十匣颜料,是清道光二十二年资寿寺大规模修复时的丹青好手曹经义传下的。资寿寺三大士殿的十八罗汉恰好就是这年修复的。
  郭成保毛遂自荐修复十八罗汉,就因为他手头有师傅传下的正宗颜料。按他的说法,“没有金刚钻,咋揽瓷器活?”在郭成保家做客时,他拿出一个古旧木匣给记者看,匣里有许多绫和纸的小包,上面毛笔字写着石青、赭石、藤黄、大蓝、二黄等字样。

1999年的818日,经四个多月的精心修复,重新开光,再现异彩。十八罗汉像,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丝毫看不出曾遭遇过身首异处的劫难。原来,郭成保等民间艺人在修复的过程中,根据十八尊罗汉的眼神来确定头像的方位,终于使十八罗汉身首合一,给人以天衣无缝的感觉。这十八尊彩塑罗汉,造型不同、神态各异,不仅从色彩上、形体上给人以美感,而且人物个性鲜明,神态逼真传神。

古代的艺术匠师们在塑造形象时,不受传统程式的约束,将生活真实融入艺术创作,塑造出了极富生命本色的佛教人物形象,罗汉们或长或少、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喜或忧,都在无声的表达着一种人性化的喜、怒、哀、乐。凝视这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罗汉,仿佛能感触到它们的体温,聆听到他们诵经论道的声音。而他们的脸型相貌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地方特征,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罗汉修复后,陈永泰先生专程到资寿寺参拜,大加赞叹说道:“天衣无缝,浑然一体”。灵石县为感谢陈永泰先生仗义疏财、乐善仁慈,决定给他树碑立传,但被他婉言谢绝。陈先生只希望能与修复的罗汉合一张影。陈永泰先生作为一名实业家,热爱祖国,珍视文物值得我们敬重,“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他的这一义举,作为中国海峡两岸“文物互动”的典范,被列为1999年中国内地收藏十大新闻之首。

在大殿上,郭成保将个中奥秘一一道来:“泥像身首相连的木柱,我们做了杀虫和锋钢连接处理。为了合适的胎泥,我们四处寻找泉水下千年澄泥。最讲究的是泥像着色,使用师传道光年间的石色颜料,咱自个炮制配方,行九矾十八染之法……。”
  十八罗汉像复原了,郭成保妙手回春,修复了遭到破坏的明代泥塑十八罗汉像,名噪一时,也由此成名。号称“中华第一院”的王家大院请他塑了十六尊蜡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恢复古县衙,请他去帮助塑韩信、萧何和张良像。江西弋阳南岩寺,也请他复原了身首分异的三十五尊唐代石雕佛像。
  现在,郭成保带了五个徒弟。当年师傅马三成让他口诵心记,默记下祖传专用于泥塑的七十二个配方、一百零八道工序。郭保成说,“我最终要选一个聪慧的弟子,按传统把这些绝艺传下去。”

灵石古刹资寿寺,也为它的传奇,而名扬海内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