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石王家大院轶事(四)

(2008-11-24 00:11:24)
标签:

网络文魁

纪实

灵石王家大院

轶事

王梦简

旅游

分类: 人文历史

    王家得益于官,得势于官。因此,发迹之后,便日渐热衷仕途,向官场挺进,似有意无意间,淡薄了经商。王谦受首先为自己的儿子王梦简花钱捐了个州同加五级,随后王家子孙或相继科考,或次第捐官,不少人或大或小,就还有了顶乌纱帽。这中间,有些人真才实学,满腹经纶,尽管位置不同,终久还为后人留下了些可资称道的话题。有的人虽用金钱买来了官帽官位,却终久买不到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为官之道和浩然正气。以致表面官模官样,却常又不解农商。

    好在王家人在官场中还没有传出过什么丑闻,据说这都得益于自幼家风家教之良好。同时,王家一部分人买官也只不过是当时社会历史大环境中的一种趋同行为,我们也许不会赞赏这种行为,但也绝不会离开历史苛求古人,责备古人。我们现在看到的广为称颂的这些王家大院高家崖建筑群和红门堡建筑群等,无论如何,它毕竟来自王梦简的孙子,也就是王谦受、王谦和的曾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一个是军功叙议州判,刑部山东司郎中,一个是布政司理问,且不说他们的政绩如何、功绩如何,在百姓中的口碑又如何,仅就他们留给我们的这些设计精巧、南北特色兼具而又能够留存至今的建筑艺术,也不能不算是他们对社会历史的贡献。另一方面,王家在步入官场之后也并非就此完全弃商。

    至今当地老年人们还记得,直到民国初年,仅以人称花甲子的二十一世王饮让一家为例,他的当铺钱铺杂货铺等商号,除占静升半条街外,南自洪洞、赵城、霍州,北经介休、平遥直到保定、京津一带,几乎一路都有他的店铺。若不是芦沟桥事变发生后他举家南迁,他的家业就可能还会继续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