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谷曹家大院印象(三)

(2008-10-17 07:10:17)
标签:

网络文魁

太谷曹家大院

楼宅

戏台

蒋梦麟

随笔

旅游

分类: 旅行随笔

太谷曹家大院印象(三)

    在这条石条铺成的甬道上,依稀地可以辨认出车辙的印迹,想想三百多年间的车来车往,如今空落落一条空巷好寂寞,不由得让人感慨潮起潮落,世事的变迁。

甬道的另一端是西门,西门是个距形门,门比东门小,直通花园,现在花园没有了,也不临街,所以终日关着。门上也有一个门楼,是神祖阁,供奉着祖先的画像。整整齐齐地陈列着:推车,砂锅,打狗棍,扁担,石磨,豆腐筐六件起家时用过的物品,桌上摆放着香炉、长香、油灯、烛台。每逢春秋两季,曹家长辈率领儿孙和一些商号的掌柜、伙计开阁祭祖。仪式过后,由东家和掌柜一起动手磨豆腐,铭记祖先创业的艰辛,教育后辈子孙承继祖业,发奋图强。在神祖阁的门楼上还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推车扁担开创三泰商号。”下联是:“三泰商号经营推车扁担。”横批:“饮水思源。”旧日的三多堂,每夜十点,第一声炮响,随即内外各院门户紧紧关闭。午夜十二点,第二声炮响,堡门上锁,即使有曹姓子弟被关在了门外,没有掌门人放话,大门天亮之前绝不会再开,也只有去找个方便的地方过夜熬到天亮再说了。

    甬道南面的外院除了正门院,也就是账房院,还有西门院,当年,三多堂的正门常年关闭,西门才是日常出入的通道。西门前有上马石,为开放式的三合院,南房为门卫居住,五间东房大概住着一个个膀大腰圆的家丁。

    戏台院为四合院,据戏剧史专家考证,这座家庭戏台院是目前山西民居中仅存的两座家庭戏台院之一,另一座在太谷县城孔祥熙宅院里。

    这座小戏台平日很少使用,即使曹家婚嫁、生日、满月这样大喜的日子,也都是在三多堂里选一处宽敞院落另搭戏台。而这座戏台院只有曹家主人在招待社会名流达官贵人时,才会请名角在这座袖珍的小戏台上演唱。

    小戏台唱戏的时候,院中支起雪白的棚布,摆两张桌子,几把椅子,备好茶水、各色干鲜水果、糖果点心,宾主边看,边聊。

    有俗话说:商路即戏路。曹家为联络情感,团结地方势力,各地的商号每年都在当地关帝庙里举办商会戏,大唱三天。曹家每逢年节更不惜重金邀请家乡有名的戏班子,远涉千里,巡回演出,以安慰远离家乡的掌柜伙计们的离愁别绪。

这座戏台院没有戏的日子多,唱戏的日子少。平时这座院子是三多堂子弟的书房院。三多堂的子弟就在这里接受文化教育,教师多是请那些从大商号退下来的大掌柜担任。

曹氏子弟所学功课主要有四门,一是背书,二是写仿,三是珠算,四学写书信。

1934年现代教育家蒋梦麟应曹家主人邀请到三多堂做客,在三多堂的大事记,还记着那一年在楼宅院宴请蒋梦麟。在后来蒋梦麟的记述里写道:曹家故步自封,子弟又不接受新教育,也是导致曹家没落的一个原因。

    我们从楼宅顶上的平台俯瞰整个三多堂就可以看到,一条东西向的甬道将整个建筑群分为内院与外院两个部分,南北向又有三座由前中后三个院落串联而成的楼宅院,另又两座并列其中的偏院,同样也自成体系。

这三座相连的楼宅大院和两处偏院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东院是曹家四门流青堂所建,中院是曹家五门三多堂所建,西院是曹家七门五桂堂所建。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四门和七门的后人将这两处院子卖给了三多堂,又经过了三多堂几次的彩绘修缮,才成为今天三多堂的格局。有趣的是,这三座楼宅大院虽然出自不同主人之手,但结构布局却是如出一辙,可见曹氏一族族人的审美趣味与伦理价值完全相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