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傅山之子傅眉

(2008-08-31 12:00:31)
标签:

网络文魁

杂文随笔

探讨

分类: 杂文随笔

    傅眉(1628——1683年)傅山之子,字寿毛,又字竹岭,自号小蘖禅。自幼聪明颖慧,从小受到了父亲严格的教育,在词赋、书法、绘画上取得了较高成就。戴廷木式《高士傅眉行状》:追忆其为人紫面、虬髯、长颈,精神满腹,议论风生,古今治乱、人才消长及用兵成败之际,言之凿凿,常以荀或、荀攸、马周、房乔、杜如晦之伦自比,自谓经济才干、机鉴胆识、筹划权变、上马草檄、握槊赋诗、决胜两阵之间,敏捷不让先辈,世多庸人,听其言惊而且怖也……七岁作小诗小赋,十二岁作《戏作莲叶兜鉴赋》,十五岁颇通经史。唐宋大家文三百篇,通读摹拟,一日成十六艺,时刻准备以科名继先志,然而十七岁遭国变,学业尽废,随父避乱,四海为家居无定处,在东山松庄期间,常常替父亲应酬字画,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字画,就是由傅眉代笔的。由于从小跟随傅山在上兰虹巢读书,所以作有《烈士祠前三首》。

             其一
    裂石不来久,忽然今日来。
    高松肃庙砌,老柳媚山腰。
    泉响绿烟里,云飞黛岭开。
    老僧怜故旧,茶里颇安排。
             其二
    情事寄云外,心缘到柳前。
    游鱼分碧藻,高鸟贴青天。
    远月芦花开,微风芳草边。
    踅时停屐齿,著出取留连。
             其三
    山色新沾雨,空青扑面来。
    柳条无力量,花片有情微。
    河上停轻屐,河边晒敞衣。
    归来闭小院,晚謦度依依。

第一首诗描写回到久别的故地,映如眼帘的是青山、白云、绿树、祠庙。在哗哗的泉水伴奏中,巍峨的祠庙在高松的衬托下,更显金碧辉煌。祠庙老僧怎能忘却过去的情谊,以上等好茶情款待傅眉,表现出傅山父子两与僧人的深厚友情,作者通过拟人的写发,赋于老柳、泉水、飞云以生命,使裂石风光更加迷人。
   
第二首诗写兰村美,美到了情寄天外,心系柳前。俯视:寒泉中游鱼穿梭,仰望:高飞的小鸟紧帖蓝天,远眺:明月隐芦后,近视:微风芳草动。一派田园风光,让人留连往返。

第三首诗描写雨后的兰村风光,山更清,水更绿,阵阵清风扑面而来,河边游人被这迷人风光所陶醉而驻足不前,柳暗花明,清水渠边,村女们搭晒起一件件刚刚漂洗出的衣服……。山影倒水中,两岸骄杨细柳中回荡着洗衣姑娘此起彼伏的动听歌声,这一切织成了一幅美丽的农村画卷。表达出傅眉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傅眉著有《我子》、《我诗》、《我赋》,傅眉所作诗歌不摹古人,不袭时贤不蹈袭前人一字,书画篆隶则清雅奇逸,颈拔刚健,画则层恋瀑布,可喜可惊;图章刻字,得墨法之意。
   
傅眉在诗文,书法上不及傅山,然而在绘画上却比傅山精巧。《杨柳月中疏》同样是表达月色,但却传达出完全不同于傅山《西村夜色》的情调。在月色朦胧中,仿佛将人带入一个虚幻境界,那上间垂柳用弯曲的线条勾勒,再以但色渲染,整个画面环绕的曲线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形式美,幽静而无一丝风吹的山中夜色,带给人无限的情思和假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