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山与太原“头脑”

(2008-08-28 12:00:28)
标签:

网络文魁

杂文随笔

探讨

分类: 杂文随笔

   头脑是什么?一般人恐怕难以和食品联系在一起,殊不知,它的确是一种地方风味小吃。在每年天凉的时候,许多太原人大清早跑到市内桥头街的“清和元”饭店去喝“头脑”,不少外地人感到莫名其妙,不可思议。其实,“头脑”风味小吃,为明清时太原人傅山先生所创制,据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并且颇具传奇色彩。

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的名医,山西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字青主。生于明万历三十年(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享年七十八岁。

据《清史稿》等有关资料记载,傅山先生“幼有异才,过目成诵。明亡后,坚持气节,改黄冠装,衣朱衣、居土穴,以养其母。”“喜苦酒,自称老蘖禅。他精通医理,尤专妇科,并授其子傅眉以医术,著有《傅青主女科》一书。常与其子共挽一车卖药四方

康熙皇帝赏识傅山的渊博学识,康熙十七年(1678年),被诏举鸿博,他说什么也不去应试,官府只好令役夫拾其床以行。至京师十二里地时,他誓死不入坚卧城西古寺。有关官员上奏皇帝,说傅山年老有病,不便应试。康熙便下诏免试,并特授内阁中书。傅山拒绝为官,不久被放还,可见他的传统观念之深。

傅山先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深得中医以治病、祛病、防病和养生的精髓,悟出食物的药用价值,善于运用食物制作药膳。由于母亲年迈体弱,经常生病,不思饮食,每日进食尚少。根据老母亲的具体情况,他创制出一种八珍汤,以羊肉、山药、莲菜(莲藕)为原料,先将羊肉切方块,入锅用大火烧沸,加花椒、黄芪等,改用小火煮熟后捞出;另将酒糟汁入锅煮沸,加料酒、煨面,煮成面糊汤;再把羊肉块、熟山药片、莲菜片放入碗里,加羊尾油丁,浇上面糊汤即成。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山药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久服令人心欢蒸煮食之,大能开胃;黄茂有补气固表之功;酒糟具有温中消食润皮肤,调脏腑之效。由此可以看出,此方能益气调元,活血健胃,滋补虚损。

傅山先生是个大孝子,他在每天黎明前将八珍汤给老母亲服用调治后,老人家的病情果然好转,很快便康复了。从此八珍汤之名不胫而走,人们称此方为名医孝母剂。于是,便纷纷登门求此食方。不久,傅山先生便将八珍汤的配方及其制法传授给太原城姓朵的一家羊肉馆,让它造福百姓,并为这家饭馆起字号为清和元,他亲笔题写牌匾,又把八珍汤改名为头脑吃清和元头脑这句话包含着吃(朝)和(朝)的头脑之意。头脑是在一碗面糊汤里,放上三大块羊腰窝肉,一块鲜藕和一条长山药制成的。吃的时候,撒上一些腌韭菜。头脑的佐料中既有黄酒、高曲,又有酒糟和中药黄芪,这些佐料使头脑成为一种极富营养的食品。食用的时候有一股酒香、药香和肉香,沁人心脾。头脑中的藕、山药、黄芪和酒糟、羊肉等材料,都是补益的食品,所以人们常食头脑,可以益气调元,活血健胃,滋补虚损。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食用此药膳,傅山先生在行医时,遇到需要滋补的病人,介绍他们去清和元食用头脑;有些缺奶的产妇,食用清和元头脑后,奶水也充足了。当地许多身体赢弱的病人,亲身受惠,吃了清和元头脑,身子骨逐渐硬朗起来了。

后来,头脑这一药膳逐渐流传于地方食肆。旧时,阳曲经销头脑的饭店,门前多挂一盏灯笼作为标志,这说明头脑均在天亮前上市。三百多年来,几经改进,头脑已成为传统的名小吃。在太原,如今的头脑,在碗中放上三大块羊窝肉,莲菜片和山药片,舀上面糊汤,再撒上寸长的腌韭菜段。顿时发出一股浓郁的酒、药和羊肉混合的香味,诱人食欲。头脑一般是在每年的白露至立春期间上市。人们食用“头脑”时,食客手拿帽盒(一种未经发酵的烤饼,是用不经过发酵的面团加椒盐捏成两半个空壳,再合在一起入炉烤熟的。)将其掰成小块,泡入头脑中,入口咸香耐嚼,风味独特,别具风格。颇似西安的羊肉泡馍,而后者缺乏药膳功能。

据民间传说,头脑里放三大块山药及羊腰窝肉,表示数字三字及山药的读音和三月近似。洒上韭菜,又用黄酒佐料,意二九读音,合起来就是三月二十九日,是明崇祯皇帝缢死之日,也是明朝灭亡之日,希望百姓记住此日,不要忘记。

傅山先生在给“清和元”写牌匾时,在这三个大字之前,另写了一行小字“头脑杂割”,前后合起来念,就是“头脑杂割清和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店招,它具有深刻的含义。在明朝之前,有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明朝建立之后,有满洲建立的清朝,这两个王朝都实行对汉人的民族歧视政策,统治也很残暴。傅山先生写的这块店招,就是时刻提醒人们,要宰割清和元统治者的头,坚持民族气节。这便是太原“头脑”的来历,也是“清和元”命名的由来。

另外,从那时候起,这家饭店还按照傅山先生的安排,在每天黎明之前便将红灯幌子高悬门前,早早地做起生意来,喝头脑的人们便五更时分手提灯笼从城内街头巷尾汇拢而来。其中的寓意是,红灯幌子象征朱明王朝,天不明人欲明,人人向往朱明王朝。

    当人们坐在太原“清和元”饭店,品尝头脑这一美食时,当了解到它的典故和由来时,面对前朝傅山先生这位医学家坚持气节、孝敬老母的反哺之情,就会感到分外肃然起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