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取得上司信赖(下)
(2008-08-08 08:08:09)
标签:
网络文魁教育职场探讨 |
分类: 职场教育 |
(1)力求在工作中能说能做
在现实生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种情况,不少人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但不喜欢说话,更不善于用语言展示自已。这并非他们开口说话会吃亏,而是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
这样,尽管他们尽其本份地工作,实事求是地说,也作出了很大的成绩。但对一个管理很多下属的上司来说,他们实际做出的成绩却很容易被上司遗忘,甚至被抹杀。不仅如此,而且还容易被上司觉得“不知他们在想些什么,真是摸不透的人”。由此,不但自已吃亏,同时也让上司感到为难。
现代社会生活步调加快,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有是紧张而繁忙的, 谁都没有多少空闲和余力去打听和了解别人做了些什么或正在做什么以及准备做什么。因此,如果你要想让别人了解你,你就应必须抓住适当的时机,将自已的想法和愿望主动地表达出来。
当然,若一个人经常大言不惭,说要做这做那,但一具体要他去做某件事,就迟疑不前,典型的“光说不做”,也是不会令上司信赖的。
要获取信赖,务须“信守承诺或约定”的工作。但有许多人,在接受上司交办的工作时,往往信誓旦旦地说;“行,没问题”,但就是迟迟不付诸行动,直到上司屡次催促,才找借口推诿道:“真对不起,一直忙不过来”。
大部分爱推诿的人,一般都会失去上司的信赖。拿破仑说过:“要守约定,最好的办法就是绝对不要跟人约定”。但在如今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在无任何约定的情况下,生活下去。所以此言,只可以把它看成是“约定”和“实行”两者间关系的特例。
日本学者土光敏夫在《信赖的基础》一书中,曾指出:
1: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事物。
2:确确实实遵守约定。
3:言行必须一致。
4:彼此要经常沟通。
5:替对方的难处作想。
只要将上述的“对方”改成“上司”,就成为让上司信赖的基础。
(2)不可成为去处不明的人
我们常可看到这种情况,当上司叫某个下属时他却去向不明。一般来说,上司召唤其下属,必定有事,并且很可能是要紧的事。
比如:某个机关正在开有上级领导参加的会,与会的某处长从会议室外打电话叫下属小陈来,可偏偏小陈不在。与小陈同办公室的小刘问处长别人来行不行。某处长说:“不行”有一些资料必须由他来说明,他到底去哪里了?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处长一定坐立不安了,一则需要他说明的事有可能就无法说清楚,二则在这么多与会者,特别是上级领导面前,让人感到连自已下属的去向都掌握不了,面子上也很不好受。
当然,这并不是要每一个下属怕受上司召唤而始终贴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而是要注意做到:
第一,离开办公室时,要将去处给同室的人说清楚,而不能一声不吭的离开,这会使同室的人感到困惑。
第二,如果预先知道机关要开中干会,而且也知道会议的议题,你就应该能够预料是否会牵涉到自己的工作范围。所以当天就最好不要走开,更进一步,如果你时常注意每月的例行事情,每日的工作进度,以及当天上司的行动,你就能够判断这天能不能离开。
(3)提出问题要选择时机
某个机关有位科长工作很认真又能干,但是处长却对他牢骚满腹,原因是这位科长常常向处长提出下属和自己的计划,而时机总是不对巧。
比如:
A 处长准备外出时;
B 处长心情不好时;
C 处长正忙时。
就常识而言,这些时候应尽力避免向上司促繁琐、麻烦的问题。但这位科长不知是运气不好,还是其他什么,他总是碰上这种时候给处长谈工作,最后处长终于忍不住了,沉下脸对他说:
“非要现在说吗?” “你没看到我现在正忙吗?”
以后,这位科长在要给处长谈工作时,总会先确定一下处长是否有空。在进处长办公室时,还会问一问:
“你现在是否有空。”
说完,他就说:“有……”
这个时候处长忍不住说:
“有什么事,快说,我还有事,别这么罗嗦。”
如此,这位科长真有点不知所措了。
要成为上司的好助手的下属,应该耳聪目明,手脚灵活,能够关心自己周围和整体的事情。尤其要用心观察周围的动态,正确的掌握对方的心理,然后采取行动。如果那位科长能事先掌握处长的情况,再说道:“现在是否方便”。就不会弄错谈工作的时机。请您访问 [S成功频道]http://www.c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