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网络文魁原创随笔杂谈 |
分类: 杂文随笔 |
每年3·15这一天,电视、报纸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播放或报道教人们如何如何辩假、识假、打假,以及老百姓如何如何受假广告、假宣传、假商品被坑蒙拐骗的故事,教人们如何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今年3·15,自然也不例外。
为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这么多的“假”字,是老百姓愚蠢?还是工商部门不作为?难道那些别有用心、图财害命、见利忘义、处心积虑、坑蒙拐骗的人就那么猖厥,肆意祸害我们这个社会!人们充满了疑虑!
因此,每年的3·15维权日,自然也成为老百姓呼唤诚信回归的日子。为什么各种传媒在3·15这天,在平时,就不能多做些诚信案例的宣传呢?天天3·15,老百姓天天都有受骗上当的;月月3·15,月月都能发现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黑窝点;年年3·15,老百姓年年都在企盼着诚信的回归!
有一次,我在香港,恰巧遇到新加坡的一位同学在那里打工。一天,他陪我上街购物。当时,我很喜欢一种台湾产的好译通,既能翻译,又能发音。走了好几家大商场,价格都在2800至3000港币之间,感觉东西确实是好,就是觉得价格有些高。这时,我们顺便走进了路边的一家小电器商店,本来是进去随便转转,可是我突然间发现,柜台里面摆着我想买的那种好译通。我赶紧拉他过去问价钱(因为他会说广东话),他问了,人家说2700元。我告同学,和人家再搞搞,看能不能再低点。同学和人家又嘀咕了一阵,最后告我,2650元,不能再低了。我暗自庆幸,这个价格合适,省下不少钱呀!可是,不知怎么转念又一想,这东西会不会是假的呀!要是图便宜买回假货,那可就惨了!这时,我反倒有点犹豫了。商家似乎也看出了我当时疑虑的样子,赶紧让我看防伪标签,看货物包装。倒是商家的最后一番话打动了我,他说:“无论在香港的大小商场里,只要发现你卖假货,只要顾客有证据投诉,工商管理部门就会叫你加倍赔偿顾客的损失,立即吊销你的营业执照。”我想,有这么严重吗?同学说:“商家说的对,除了同样的商品价格有高低,对卖的货物都讲诚信,只要你认准商品的牌号、规格,觉得价钱合适,就买了吧!”话说到这里,我仔细看了好译通,当场上了电池,试了机子,没问题,就买了。事后,那位同学告诉我,在香港,地摊上和流动商贩们卖的东西,一定要慎重购买,如果图便宜买了假货,那就无处可找了!
回到内地,别说是地摊上和流动商贩们有售假的,就连大商场和超市里面,发现也有售假的。说到这里,我就有些奇怪了,天天讲诚信,在这些大商场和超市里,诚信究竟到了那里!难怪,老百姓总是防不胜防,在合法的交易场所,在所谓的诚信商场,惊呼上当受骗!
今年的3·15,让我们有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