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日教育部公布中考改革方案:①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②实现“全科开考”;③取消艺体等加分项目;④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依据。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后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始实施。
新教育部长陈宝生上任后,我一直期待教育部们能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东西,结果等来了一个中考改革方案。这个方案看上去很美,“两考合一”、“全科开考”、“取消艺体加分”、“综合素质评价”……然而仔细一推敲,发现然并卵,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招生考试合二为一,这并不是什么新事物,好多地方早就实行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较低,绝大多数甚至99.9%的初中生都能够通过,都能够成为合格的初中生。而招生考试则是选拔人才的考试,难度相对较大。
然而对于一些省示范性高中来说,这两种考试可有可无,因为这些学校为了抢到优质生源,根本不在乎这两次考试,而是在初一、初二就开始组织各种明目的选拔考试,常见的形式有四科联赛、五科联赛,合格者提取被重点高中录取。
再来谈谈“全科开考”,全科开考是指初中阶段所有的课程都要考,教育部制定这个政策的出点或许是好的,是为了引导考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着力解决“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问题,打好共同基础,确保初中教育的质量。
然而这样一来,学生势必每门课都要学,为了不加重学生负担,教育部又规定除了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及体育外,其它科目由地方教育部门自主决定哪些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那么又会造成录取计分科目我就学,不是录取计分科目我就少学甚至不学,这不又回到“不考不学”的老路上。
这次中考改革方案最大的亮点可能在于引进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参与这个体系的评价。但问题是,这个评价体系无法量化,因此无法融合到考试升学中。我担心综合素质评价,评来评去最后又成了高官和富豪子弟福利。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上,至少有以下难题:
一是城乡教育环境和投入的巨大落差,将直接反映在城乡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比如,一个城里孩子会弹琴,一个农村孩子会爬树,弹琴与爬树,在综合素质评定时,得分几何?二是名校与普通学校间的师资和硬件设施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来填补这样的鸿沟,让孩子们在进行综合素质评定前,尽可能地站在同一起跑线?
这么多年,我发现中国教育部尽在瞎折腾,年年喊改革,年年老样子,初中义务教育你说免试入学,结果发现好点的学校都在组织考试,把小学娃娃都逼得像考大学一样;素质教育喊了好多年了,结果发现应该教育搞得轰轰烈烈;你说要实行均衡教育,保障教育公平,结果发现高官富豪子弟、部分高分生拼命往重点学校钻;你说中考改革要减轻学生负担,结果学生出校门的那一天发现怎么什么都要考试。
教育改革不是小改小革,而是教育理念的根本变化,教育是为了人,要以人为本,让人快乐、让人自由、让人性升华,让人格完善。在此,“小利说事”(xlss-1208)呼吁:中国教育,千万别瞎折腾了!因为我们实在折腾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