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广电总局嘉宾主持严禁多管闲事 |
分类: 社会◇聚焦 |
近日网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称将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嘉宾使用管理。根据通知规定,从2015年7月1日起,新闻、评论和访谈类节目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辅助性主持岗位,广播电视节目要明确主持人和嘉宾的分工,不得设置“嘉宾主持”。
广电总局又发威了!之所以说又发威了,是因为国人早已见识到广电总局的威力:比如以前超级女声火爆,广电总局说它低俗,逼着愣给改成了快女;再比如前段时间火爆荧屏的“武媚娘”傲人胸围夺人眼球,结果惨遭广电总局剪胸变成大头贴。
这次广电总局拿嘉宾主持开刀了,广电总局要求新闻、评论和访谈类节目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辅助性主持岗位,广播电视节目要明确主持人和嘉宾的分工,主持人应承担节目的串联、引导、把控等功能,不得设置“嘉宾主持”,嘉宾不能行使主持人职能。
我想,一档节目请什么样的主持人和设置什么样的主持形式,每档节目都会有它自身的考虑,节目形式不同,主持阵容和主持形式也就不同。有些嘉宾,他虽然不是主持人,但却有着主持的天赋,在节目中往往能与主持人一唱一和,相得益彰,为节目添色不少。比如《非诚勿扰》中的黄菡,《职来职往》中的雷鸣等。
一档节目采用什么样的主持人、采取什么样的主持形式,完全是电视台内部的事物,别人无权干涉,也不用干涉。因为一档节目是否好看、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观众,电视台要想制作出经久不衰的节目,就必须要想方设法改进节目形式迎合观众,只有得到观众认可的节目才能长久生存下去。
众所周知,现在的电视台都是企业经营,所有经费都要通过市场来解决,自然会通过竞争播出有可看性的节目来吸引观众,进行行业竞争,以维护其合法收益。如果电视台不好好为观众服务,自然得不到观众的认可,收益自然无法保证。广电总局限制电视台的经营,电视台如果经营受损,谁负其责?
广电总局的存在,是为了保证观众看到健康、高质量的节目,不是给观众策划节目的。广电总局应当操心什么?就是看看播出的节目里有无违背公序良俗以及违法内容,有无虚假广告,损害大众利益,看电视台是不是依法经营。现在那些不良广告一播就半小时,很多是那些来历不明的手机、减肥药等内容,却未见广电总局管过,却热衷于干涉电视台节目的制作,真是多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