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书姐夫小利父母家里信纸情感 |
分类: 散文◇随笔 |

本文已发表在2010年5月19日的《北京青年报》C1版上
周末回到父母家里,不经意打开一个沾满飞尘的木箱子,发现里面装满整整一箱子书信,这些书信都是姐夫以前写给姐姐或姐姐写给姐夫的情书,看得出来,姐姐把这些情书做过精心的分类、归档,并在信封上按时间作好序号。后来,姐姐姐夫到城市工作去了,这些情书就被封存在木箱子里,放在父母家里。
我在想,或许姐姐姐夫会在许多年后的一个慵懒的午后,或者在一个春雨潇潇的夜晚,两人拿出情书重温往事,一定是这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然而,这一情景似乎越来越遥不可及。在一个充满QQ、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的年代里,那种专门用来写青涩爱情故事的彩色信纸像没落的贵族一样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最传统、最浪漫、最富有想象力和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情书几乎要销声匿迹了。
一想到这是个没有情书的年代,我不禁感到有点悲哀。有时在电视上看到,一对相濡以沫十载的老夫妻,翻出一直珍藏的情书,在昏暗的灯光下,戴上老花镜,一起在字里行间搜索当年的激情、热爱、思念和牵挂。这样的镜头,总让我感动得掉泪,想起我们这一代却什么都没留下。
情书是什么?情书是两个相爱的人在漫漫的人生路上留下的脚印。如果有一天,你和你相爱的人在婚姻的围城里迷失了方向,每一封情书都能够帮你们回忆起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也能帮你们沿着当年爱的足迹找到回家的路。
非常怀念那个写情书的年代,怀念当年那个慌慌张张往女同学课桌塞情书的那个傻小子;怀念当年因帮别人送情书换来的一杯冰激凌那种清甜的味道;怀念自己送出第一封情书时那种激动、忐忑不安的心情。
记得大学里的一个同学,他的女朋友也在同一座城市的另一所大学读书。他们其实天天可以见面,然而他几乎天天要给女朋友写情书。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只要他想她的时候,就会拿起笔,在信纸上、便笺上或者任何可以找得到的一张白纸上写上长长的一段,然后跑到学校门口的邮局去发信。他之所以不辞辛劳地这样做,只是因为女朋友曾对他说过:“收到你的信,我总是舍不得看,按捺住期待的心情上完课,才带上你的信,爬到校园后面的山坡上,在落日的光辉里静静享受你寄给我的每一句话。
我相信,任何人在多年以后的某一天听到这样一句话仍然会怦然心动。

点击上面圈徽直接进入新浪名博认证圈子-【草根思想圈】
请直接点击关注廖小利的微博 hi廖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