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湘凡——一个被大学埋葬的男人

标签:
高考家教大学生活办公室主任曹湘凡中国杂谈 |
分类: 社会◇聚焦 |
我是一条鱼/文
曹湘凡,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也就是草根一个。但由于他打破了中国高考史上一个记录,连续参加13次高考,想想看,我们参加一次高考就累得心力交瘁,可惜奥运会没有此项目,否则曹湘凡就该拿金牌,为国争光了。虽然无缘奥运冠军称号,可是“高考王”、“史上最牛高考生”等一连串“桂冠”还是授予了他。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曹湘凡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成为一名真正的城里人。用曹湘凡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有一个“名分”:有身份、有地位,而不是四处打工,夹着尾巴做人。
正是这一梦想,促使曹湘凡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最牛高考生”,也正是这一梦想,促使他为进大学历尽艰辛苦斗了漫长的岁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我看来,曹湘凡是一个自私的人,他应该愧对其家人。对于远在深圳打工的妻子来说,曹湘凡绝对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曹湘凡绝对不是一个孝子;对于长期缺乏父爱的子女们来说,曹湘凡更不是一个好父亲。
我理解曹湘凡,也许他做的一切也正是为了使家人过得更好一些。其实曹湘凡也完全有能力使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一些。比如,他的家教就做得非常成功,是一位少有名气的高考辅导老师,经他辅导过的学生有很多都成为名校的大学生了。其实其做家教所获得的收入远远超过当今的大学生们,在我看来,曹湘凡只是缺少一张大学文凭而已,他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完全可以在家教产业上做出一番成就来。然而,曹湘凡始终放不下心中的大学情结,他甚至悲壮地宣称:“高考是我最后的情人和救命稻草。”
2007年对于曹湘凡来说也许是幸运的一年,因为在经历13次高考的锤炼后终于圆了他的大学梦,他被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录取了,尽管是一所普通的专科学校,但好歹也是一所正规的大学。
在我看来,曹湘凡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一直活在自己强大的精神世界里。他幼稚地认为一张大学文凭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幼稚地认为大学会带给他无穷的智慧和能力。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就是如此的强烈,经过几年大学生活的沉淀,他终于明白大学就是那么回事儿:大学里没有人愿意与他谈哲学,也没有人在课堂上高谈阔论,有的只是浪漫爱情、风花雪月······
然而曹湘凡失去的东西太多了,大学里他没打过球,他还不会上网,甚至没有好好散过一次步。他的大学生活单调得只有上课和家教,唯有的一次参加野炊活动成了他最浪漫的回忆。
天真的曹湘凡曾经向某检察院的一个办公室主任咨询:像我这样的人到检察院来工作,需要什么条件?要找什么关系?而该办公室主任的回答也许会令曹湘凡铭记一生,他说:“你要教我们的孩子,我放心;你要到检察院来工作,连扫地的资格都没有。”
我不知道曹湘凡当时听到这句话后是什么样的感受,但我知道这句话会彻底击碎他为之奋斗了13年的大学梦想,也许正是这样一句话把他从美好的大学童话世界里拉回到残酷的现实社会中来。
临近2009年岁末,曹湘凡迎来了他大学生涯的最后一年,也是他的“毕业年”。41岁的曹湘凡终于明白自己被大学欺骗了,他的大学梦想已经破灭了。他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学历不够,年龄过大,就业压力大。
我想起前不久死去的杨元元,一样的渴望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许经过13年高考洗礼的曹湘凡比杨元元会更坚强些,起码他没有自杀。但在我看来,他跟杨元元一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两位悲剧性人物:一个是已被大学害死了的女生,一个是被大学埋葬过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