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贺年专用邮票设计者、清华美院教授陈楠:用设计语言

(2020-12-22 18:53:10)
标签:

收藏

历史

图片

賀年郵票

分类: 名人传记

2021贺年专用邮票设计者、清华美院教授陈楠:用设计语言

中国邮政于2020年11月5日发行《国裕家康》《新春送福》贺年专用邮票2枚及小全张1枚,设计者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

中国邮政自2006年开始发行贺年专用邮票,包括一枚固定的贺年邮票《贺新禧》和一枚当年的生肖邮票,以及由两枚邮票制作的小全张。贺年专用邮票诞生至今已经度过14个春秋,成为大家迎接新年的重要符号,此次由陈楠设计的《新春送福》接力通用了14年的《贺新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开启新年的又一视觉记忆。

邮票以汉字为设计灵感,将不同书体的“福”字、甲骨文的“门”字及中国书画中的斗方元素进行创意设计,以红色、金色为主体色调,寓意祈福迎祥、开门见福。

设计:用邮票传播传统文化

对于陈楠而言,这次设计任务是一次意义非凡的体验。

半年前,陈楠收到国家邮政的正式邀请开始进行2021贺年专用邮票的设计创作。但是正值新冠疫情期间,又是14年来的首次重大改变,如何把握画面的文化内涵、吉祥寓意,以及在创意创新上寻求突破?陈楠面前摆着一道道设计难题。在经过深思熟虑,并与国家邮政相关负责人、编辑讨论设计方向后,他们达成共识:在此次邮票设计中要提升积极乐观的视觉感受,一扫新冠疫情带来的心理阴霾。陈楠谈道:“几千年来,吉祥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下,趋吉避凶、祈福纳祥是人们永恒的主题。”本次设计应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建立吉祥美好的视觉意境。

在持续半年的设计过程中,陈楠前后提交了近20个设计方案,小的修改与调整更是不计其数。有的方案用宝瓶如意的图形表现平安如意,有的则用写实的四合院门楼表现五福临门……最后胜出的设计方案是这幅完全以汉字为主的《新春送福》。邮票上有五个“福”,分别是位于四角的甲骨文、金文、行书、楷书,与位于中心的汉印风格装饰字体。象形的甲骨文“门”字就像张贴春联的一户人家的大门,表现了五福临门、开门见福的美好寓意。

对于汉字设计方案被选中,陈楠有自己的解读。他认为邮票虽然是于方寸之间的艺术,内容却包罗万象,体现了发行国家的特有文化与文明成就,所以被称为“国家名片”。今天的中国,随着经济的腾飞与文化的复兴,民众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度进一步提升,作为一名艺术家、设计师,他有热情也有责任大力宣传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其中就包括对汉字艺术的研究、创意与推广。

2021贺年专用邮票设计者、清华美院教授陈楠:用设计语言

2021贺年专用邮票设计者、清华美院教授陈楠:用设计语言

2021贺年专用邮票设计者、清华美院教授陈楠:用设计语言

2021贺年专用邮票设计者、清华美院教授陈楠:用设计语言

1、汉字创意

本次贺年专用邮票与小全张突出了汉字的设计元素,以汉字作为创作灵感描绘了春节喜庆的氛围,“门”字采用甲骨文的象形写法,恰似两扇大门的形状,环抱着金色印玺装饰风格的“福”字,诠释祈福迎祥、开门见福的美好寓意;

2、五福临门

邮票的中心与四角的“福”字形成“五福临门”的设计寓意,“福”字分别为甲骨文、金文、行书、楷书,不同的书体在方寸之间极简要的表现了汉字发展的历程,表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脉传承。色彩选用中国民间艺术中蓝黄绿紫,为背景大面积红色调添加了活泼的亮色;

3、象形文字

画面模拟了张贴春联的一户人家的大门,面值与中国邮政China字样巧妙的置于左右对联的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