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奥黛(Ao Dai)是越南最漂亮的传统服饰,类似中国的旗袍一样。作为越南的国服,“ao”源于汉语“袄”,在现代越语当中,“Ao”则指遮盖到颈部以下的服饰,而“Dai”的意思是“长”,所以奥黛在现代越语当中的意思大致上就属于,长长的上衣,通俗点来说,就是长衫。
奥黛的前身是一种叫做“五身袄(Áo ng thân)”的服饰,越南还有“四身袄(Áo t thân)”,数字上的差别在于他们的下摆,前者是五片,后者是四片。
对于奥黛的前身五身袄,用文字描述来说,就是立领、大襟、长袖、两侧开裾的长袄。具体是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时间,越南妇女开始穿上颜色图案更为丰富,裁剪更为精致的服饰。真正意义上的奥黛服装从19世纪成为越南妇女传统服饰。
1930年代,河内的艺术家Nguyen Cat Tuong在áo ng thân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并融入了巴黎式样的剪裁方式,创造了贴身、高开叉的现代áo dài的雏形。一方面,他改变了原本使用的深色布料,改用色彩更加清丽、质地更加轻盈的材料;另一方面,在剪裁上,他更加注重体现女性的优雅曲线,并且在袖口和裤腿等细节上,采用了西方的装饰手法。
1960年代,当时南越总统吴廷琰的大哥吴廷瑈的夫人、越南近代史上数得上的悍妇陈丽春,对奥黛做了进一步的改良。一方面,使得奥黛更加贴合身体的曲线,更加类似我们旗袍的剪裁;另一方面,她把传统的立领改成了V字领,使奥黛变得更加性感。历史上,把她改良的奥黛称为“Tran Le Xuan Ao Dai”(就是陈丽春奥黛)。这一版的奥黛基本就是沿袭至今的款式了。
之后又受到法国的殖民统治,在被法国殖民以后,由上面提到的越南艺术家Nguyen Cat Tuong与法国人融入了巴黎元素对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良。
不过近年来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本土意识开始增强,人们开始在奥黛中加入很多少数民族元素。进入2000年后,有更多的设计师加入到改良奥黛的行列;最近几年,越南也出现了当地设计师款的精致奥黛,比如著名的品牌Ao Dai House,就集合了很多有才华的越南当地设计师的作品。可以说,越南的奥黛是融合了多种文化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