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宋人婴戏图古画邮票

标签:
文化 |
分类: 中国传统文化 |


1979年03月08日以故宫博物院推荐之宋人婴戏图古画为题材,并以1图分割4票之「4方连联刷图」方式,印製邮票及小全张各1组。是项邮票图案之原画横106.7公分,纵195.6公分,设色画,以梅花山茶与丛篁间2婴儿与狸奴嬉戏为主题。小全张(102x146)亦採用相同之图案印製。
【宋】苏汉臣《冬日婴戏图》轴鉴赏 轴 绢本 设色画 纵196.2公分 横107.1公分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轴描绘两个儿童在花下嬉戏的情景:初冬的庭园,假山旁蜀葵与山茶、野草盛开,两个满脸稚气的小孩在舞动手中旗杆,与顽皮的小猫嬉戏。男童正俏皮地斜睨一瞥,全神贯注注意着猫的动向,沉浸其中,动作笨拙却虎头虎脑,逗人喜爱。旁边头梳发卷的女孩像是他的姐姐,正用手指轻轻阻挡着,以防男童行动,一边还举着旗杆,故作老成的动作却不由让人开怀一笑,揭示出她稚气未脱、天真烂漫的童心世界。画家运用线条的功力深厚,富于轻重、长短、转折、顿挫的变化。从弟弟上衣笃厚、方正的笔划,到姐姐纱裙流畅圆润的行笔,假山错落结合,石质显得坚厚湿润而有立体感。花卉皆勾勒精劲,雕刻极为精细,展示了画家在这方面的高深造诣,通体透出憨厚、意趣的孩童世界,给观者最纯粹的美学享受。
苏汉臣,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一说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为北宋宣和画院待诏,南渡后高宗绍兴间复职,隆兴初画佛像称旨,任承信郎。原为木工,后习画,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擅画人物、仕女,以及道释宗教画,尤以描绘儿童嬉戏之景和货郎担等风俗画著称。
苏汉臣曾在西湖五圣庙和显应观画过壁画,壁画技法“用笔清劲、逼似唐人”,受高度赞誉,但因壁画技法至南宋时逐渐湮没不闻。
苏汉臣师法刘宗古、张萱、周昉、杜霄、周文矩等,其仕女多画闺阁中仕女的意态。作品多婴戏图,成功地表现了儿童形象及其游戏时天真活泼的情趣,笔法简洁劲利,色彩明丽典雅。正如《南宋院画录》卷二所记载:“苏汉臣作婴儿,深得其状貌,而更尽神情,亦以其专心为之也……婉媚清丽,尤可赏玩,宜其称隆于绍隆间也。”
苏汉臣作品《秋庭戏婴图》、《冬日婴戏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二者均无名款,传为其所画。其中,《秋庭戏婴图》画一大一小两个儿童,相对而站,在花凳上玩推枣的游戏;身后置放一花凳,上面堆放儿童玩具;庭院中有一柱湖石,周围长满花卉;两个儿童白皙健康,乌黑的眼睛里透露出天真和好奇,显为富贵家的孩子。《冬日婴戏图》用绢质地、尺寸均类似《秋庭婴戏图》,亦画两名儿童,衣着鲜艳整洁,女孩手持锦旗,男孩持孔雀尾翎,在庭院中逗小猫玩耍。院中湖石矗立,翠竹数竿,腊梅、茶花在冬日阳光下勃勃生机。
作品《货郎图》轴,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描画一货郎在被五、六儿童围绕的情景,作画笔法精致,设色艳丽,描绘的应是宫中或贵族生活;《五瑞图》、《击乐图》、《婴戏图》等也传为其所作。苏汉臣开创儿童画题材,扩大风俗画的范畴,兴起了一批以“婴戏”为题的绘画。随后任画院待诏的子晋卿、焯,孙坚,传苏汉臣家法,使儿童画成为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