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和张艺谋的几次遭遇(一)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我和张艺谋的几次遭遇(一)作者:老顽童
我和老谋子的交道虽然不多,但说来话长,以后再专门写吧,先说说眼前的事儿。
当海报遭遇电影
这个主题本想放到以后写,谁知,节外生枝…
小友马深广悄悄开博,不甘寂寞,给偶留言,诱我去他窝里看,进去一瞧,一条惊心触目的标题吓我一跳:“被陈绍华老师遗弃二十多年的儿子”,哈!啥时我又多了个儿子?!莫非有人要俺来验DNA?
打开文章看,呵呵!原来如彼!看来俺确实要加紧写博了,否则俺那些老底全让道中博友抢先给揭了,俺连个自首的机会都没了。
说实在,这个“儿子”却是我设计生涯中的一个痛。
之所以被我遗弃,当然事出有因并决非一般,案情大致情况交代如下:
87年,老谋子拍完《红高粱》做后期时,顾长卫来找我,说是老谋子要我画《红高粱》的海报。由于之前老谋子力邀我做《红高粱》的美工,我也答应了,但因为美院不放人,没辙,害的他在开拍前临时抓别人顶替,故对老谋子有些歉意。此次,老谋又找我,我想认真做一把,也算是对歉意的一种补偿。
学设计的人,对此作的风格大致能看出是受了谁的影响,大概是在84年,老友党晟刚从日本回来,送我一本横尾中则的画册,被他的作品所倾倒,碰到电影海报这样的机会不免要模仿一把。
画是用当时最好的水彩纸裱在画板上画的;
尺寸为120cm×80cm;
运用是手绘和喷绘结合的;
为了保证色彩的浓烈,局部还用了丝网工艺;
姜文的半身像是手绘的;
所有文字是用手写的;
标题字是请同村的邻居老友赵周民写的;
男女主角的脑袋是用照片剪贴的;
广告语是和顾长卫一起串的;
绘制是我的学生李克克参与一起干的。
其实,懂行人一下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有些元素是需要制版印刷来完成的,比如左右两边,画面左边粉色的五块阶梯面积我的设计是想将巩俐的五张特写剧照做成黑色粗网点印上去;右边是放五个不同的男角特写剧照,也做同样的处理;画面的中下部位是预留演职员表和厂标。
此作从立意、构图、色彩、文字、编排、视觉流程、逻辑结构等等,都算是我当时最得意的。
但~~~~~~~~~~~~~~~~~!
可惜啊!可惜!可惜我这幅电影海报处女作被万恶的电影人给日蹋咧!
当时西影那个管宣传的、号称是者名电影摄影艺术家叫柏雨果的家伙(我还有一张得意作品‘孩子王’的电影海报也毁在他的手里,可惜现在已无踪可寻),那天他一脸不屑地、极不耐烦地听我讲制版要求,嘴里打着哈哈,知道了,知道了…
我真后悔,后悔将这个注入了我满腔激情的、浸透着心血和汗水的、忙活了近一个月的、精心哺育而初长成的、亭亭玉立光彩夺人的美妙处女作,交代给了这么个厂宣传科长,硬生生地给他糟蹋咧!(请当事人万万理解偶的心情,其实我明白,也不能全部怪罪他,比如那时的人们的品质意识、制版印刷的条件等第…)
印刷成品基本面貌(网络搜索而得)
第一次见到印刷品是在西安机场,那是次巧遇,是老谋子刚刚在柏林风光地捧回金熊奖不久,好像是要到某地去做《红高粱》首映推广,正好碰到,瞧着他那鼻翼两侧深深而深刻的壕沟里,仍能感受到那里滋出的胜利喜悦,看到我,他热情地招呼道:哦!绍华!正好,你那个海报印出来了,不错不错!我给你一些吧。说着,从随从那里抽出厚厚一摞递给我(大概有二十几张),我也很兴奋,早就盼着看印刷效果,急切地打开看…
卧-的-天-那!!!!!差点儿没让我背过气去!!!!!!!
面对大导演 大名人,我强压着一触即爆的怒气,将海报往地下一撇,黑着脸转身 走人!!!
对于一件令人懊丧的事儿,我不愿意再去想,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你能怎样?那个原作,也没再去讨要,二十年了,甚至我从来都没有去过问过,但愿… 唉…!算了吧!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
谢谢马深广小同志,你的形容很恰当,你逼得俺把这二十岁的“儿子”硬是认了。
码完这堆字,俺的心里也舒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