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豪华张且慢说“不”
![[转载]专题邮集编组指南·素材篇 [转载]专题邮集编组指南·素材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曾几何时,在我国的大小邮展上,如果哪一位集邮者在专题邮集中展示了一枚大大的、既像邮票又不像邮票的素材,参观者都要瞪大眼睛欣赏大半天。这一枚“大大的、既像邮票又不像邮票的素材”就是豪华张。想不到的是,在2003年四川绵阳亚洲国际邮展上,一部获得高奖的专题邮集由于展出了一枚豪华张而遭到众多集邮者的非议。这真是“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豪华张从最初的视为上宾,到目前的人人喊打,此种局面的形成说明我国集邮者眼界的确高了。
实事求是地说,豪华张对丰富我国集邮者专题邮集的素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豪华张之所以在多年前受到欢迎,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当初可供我们专题集邮者选择素材的余地实在是太少了,要使自己的专题邮集多几处亮点,收集、展示一枚豪华张也是很自豪的事情。二是我们当初对豪华张的真实面目还了解不多。豪华张的出笼背景是:一些非洲法语国家和地区的邮政,用体育、艺术、动物、植物或其它热门题材的邮票版模,印制一种类似试模印样的票品——票图印在一张面积较大的白纸中间,四周空白,右下角常用小字法文印有印刷厂名称,有的还印上设计者的签名。
我国集邮界之所以称豪华张为“豪华张”,除了其票幅较大,感觉豪华之外,其售价“豪华”也是一个因素。据说豪华张曾达到数千元的高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目前供过于求的豪华张价格开始大幅度“跳水”。我国一些集邮网站还专门设置了豪华张专栏,豪华张目前价格几何,可见一斑。
广州集邮家许率真先生曾撰文力陈豪华张之罪状:“豪华张是邮票商业化的产物,并非真正的样票。但我们国内有些集邮者不明真相,以为是难得的样票,用较高价格买来用于邮集上,有的邮集贴片甚至在豪华张四周用红线加框,以示这是珍品,有的还注明‘样票’。这种商品化邮品极少用于实寄,其邮政涵义很小,还不如正常邮票。当然,它也算是邮政部门发行的,不能说它是非邮品,但决不是什么珍品。”
是不是真的在专题邮集中要将豪华张“赶尽杀绝”呢?也不一定。国际集邮联专题邮展评审规则指出:“切合主题的珍罕品或其它具有独特特征的样票、试模样票、变体票及类似邮品可以提高展品的集邮档次。”豪华张虽然不属于珍罕品或其它具有独特特征的邮品,但只要“切合主题”,展出适当的数量也非不可。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豪华张的确是邮票商业化的产物,但试想一下,在商品社会中,我们的一举一动哪一个不是“商业化的产物”。
关于专题邮集的展出素材,笔者以为完全没有必要“一刀切”。只要是邮集中对专题的阐述产生良好的效果,什么素材都是可以选择的。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对豪华张还是且慢说“不”的好。
适用范围 ★☆
素材年代 ★☆
收集难度 ★★
信息量 ★★
素材品相 ★★★★☆
性价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