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季度一册,一册68页,一册约40篇左右的各式文章,再辅之以少许图片。这就是我们的草根文学集子《常电文学》。
记得2年前,工会组织在“美丽乡村”开个一次会议,得让这本民办刊物继续生存下来。最近又在“美丽乡村”开了一次会,目的还是让这本刊物存活下去。这次估计活下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刊物将以民办“官”助的方式来管理,就是办刊采取民办方式,但其他的均纳入“官方”范畴。
两次都选择在“美丽乡村”开会,是不是希望这本刊物不管生存还是灭亡,都要闪烁着美丽的光芒?不过从目前情况看,一段时期内,这本刊物可以无生存之虞了。
其实,《常电文学》办刊5个年头了,作为一本民间刊物,能生存这么久,已经是个奇迹。虽然因为发行渠道问题,在公司内部影响力不是很大。但是在系统内外却还是有影响力的。这本杂志被很多文学圈内的朋友认可,虽然文字水平不高,编辑水平不高,但绝对像一本刊物,绝对开始有了自己的一点点风格。
近日,为了编辑2014年第2期,我打开邮件,发现邮件猛增,原来是大量社会稿件投向了邮箱。我逐一打开,这些稿件大多来源于广东、湖北,也有市域范围内的。不少作者都是一些单位的员工、领导,有的还是各级作协会员。快速阅读这些稿件,我在欣赏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遗憾的自责。毕竟我们的刊物是面向本单位的员工,不可能采用大量的外来稿件,只能选取极小的一部分。这么多稿件,这么多作者,何尝不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期许?可是我们却不能采用这么多作者的“心血”。
我想,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去办好《常电文学》,回报各位的关心关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