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顿不同平常的晚餐。想来觉得可以写上几句。
本周一上午还在开碰头会时,接到网友的电话。因在开会,没有说什么。会后回到办公室,打开手机,他的信息告诉我,他要离家去广东了,想在离开之前,邀我去他的家乡见个面,吃顿饭。他告诉我,他的家乡很多东西都是野生的。这个网友在广东打拼数年,小有成功。这次回家2个来月是为了装修下乡下的房子。
这种意思他表示过几次。我虽有应承,但内心实在是不想去打扰他让他破费,因此一直没有成行。这次见他要离家出远门,想来去见上一面也是应该。于是便回信道,下午去他那里吃晚饭,一起会有三四个人。
4点多钟,我邀人出门。路上交代司机用我手机积分兑换的购物卡给他的父母亲买些各色时令水果。大约花费130多元。
不过稍感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安排我们去他家吃饭,而是在乡镇街上的一个餐馆。我估计那些他常说起的野生食材都是下午临时采购的。见到我去了,他有些激动。桌上,我的同事几个喝了三小瓶2两五装的白酒,我和他以及他的兄弟、朋友一起喝啤酒,我喝了两瓶。
周二下午上班的时候,我交代办公室劳资负责人,能否将最近几年分进来的几个大学生邀约在一起,和我们班子4个“单身汉”一起吃顿饭。办公室很快安排好了,就在我们天天进出的单位食堂。
2009年,我来这个局,至今4个年头,共分来5位大学生,其中1位劳资关系还在另一个县局。而之前,我们局已经有差不多5年没有进来过一名大学生了。印象里记得还是我1995年分流到这个局工作时,当年和次年各进个一个大学生,不过都已经先后提拔走了。1997年我离开这个局,之后分配进了三个大学生,顶班进来几个,我第二次工作期间又调出去一个。目前全局正规招聘进来的全日制本科生只有5+2个。
参加吃晚饭的有6个,1个是早几年分来的。看得出,大家兴致很好,酒量也不差。最后的结果是双方各醉一个。算是扯平。
之所以安排一起吃个饭,一是今年又来了个大学生,想让他们互相再熟识下。当然,他们异口同声告诉我,“我们早就在一起了”;二是利用这样的机会,和他们说说话,了解下生活工作情况,给他们施施压鼓鼓劲加加油;三是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企业对他们充满着无限的希冀。
我们这种所谓最底层的央企,其实最能锻炼人,但恰恰缺乏人,缺乏人才。现在能分来几个科班生,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在这个最底层的企业工作生活尽可能地提供好点的条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给他们一条上升的通道。我们不能让他们在最底层沉沦或被同化,不能让他们的激情懈怠、不能让他们愿景成空中楼阁,而是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热情、挖掘他们的资质、潜能,在为企业发展奉献聪明才智的同时,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长江后浪推前浪。何况如我等之人,将来说不定还得在他们手下吃饭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