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很多事情,尤其是所谓饭局上的一些酒后的与所谓“官场”有关的言行与举止。
最近出面参加了一个饭局。
这个饭局,原本我可以出席,也可以不出席。但因分管负责人外出,我出席就有了充足的理由:一是原本就应该有负责人出席的,这是礼节。分管的不在,我出面,体现了一个国有企业应有的礼仪;二是我一出席,似乎又会给别人感觉对某些工作的高度重视。虽然我从不认为我会产生“高度重视”的效应。
幸亏感冒未好,有了不喝白酒的理由。但既然上了桌子,还是得用酒来表示下,于是要了点啤酒。当然,客人大多是喝白酒。喝白酒是很多地方大小官员的基本功。
酒喝得比较放开。我的原则是,既然喝酒,就一定要让客人能尽兴,想怎么喝就怎么喝。否则,饭局有什么意义呢?
手下有能喝酒的。我只需要礼节性地转一圈,就行了。
在饭局上,其实我更喜欢看人喝酒。说得文雅点,是品中国酒文化,尤其是所谓官场上的酒文化。当然,我等“小吏”品到的都是官场底层的酒文化。但某种意义上而言,底层酒文化更是官场原生态的文化,没有什么需要遮掩或矫情、做作的。
对这些,我倒不会有什么反感。但我反感的是,酒桌上有些话。
第一,我不喜欢被称“老板”。我只是一家国有企业最底层的一个管理人员,连法人都不是。国有企业的老板是谁?国务院国资委代表行使出资人资格,国资委的头才算是“老板”。这个企业不是我的,是国家的,我不是老板。
第二,我不喜欢被人恭维。人,按理说都是平等的,至少人格上是平等的,虽然会有职位大小之别,但决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况且,象我这类“小萝卜头”简直多如牛毛,又有几个人愿意去了解你,熟悉你?既然不熟悉、不了解,又何必来恭维呢?因此,我不喜欢听恭维的好话,感觉“肉麻”。
第三,我不喜欢被邀功。有的人酒杯一端,总喜欢借此机会说些话儿,话儿的背后其实均有些个人的想法。比如那天酒桌上有人就反复在我耳边酒气熏天地说些过去的事儿,言外之意,我很明白,想我感激。但他不知道,我对那些事儿根本没有兴趣,你做了也好,没有做也好,我都觉得没有什么。况且也没有做出什么来。我拿什么感激呢?
饭局上,杯酒中,可以说的很多,包括荤段子,酒后的我也喜欢胡言乱语,但我不喜欢的,我一般都会闭口不说。偶尔,有些被饭局上没有办法,非得开口表态,也是糊弄两下,附和两声,都是昧着自己的心说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