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湖南电力报记者所写。刊载于2011年5月20日湖南电力报第一版。
侯建明 罗勇智
青蛙效应(frog
effect)是: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入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它已慢慢适应了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开水烫死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发事件,往往容易引起警觉,而不易察觉的,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实际情况却正在逐渐恶化。企业管理亦是如此。
常德澧县电力局局长姜坤山时常与员工分享一些有寓意的小故事,“温水煮青蛙”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3月主持澧县电力局工作后,通过开展同业对标、参加省电力公司培训竞赛,姜坤山逐渐感到各项工作与省公司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不禁想起了“温水煮青蛙”和“井底之蛙”这2个故事。在一次全局工作动员会上,他系统地提出了“不做‘两蛙型’员工”这一口号,开始狠抓员工思想观念转变,推行绩效管理,强化企业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促使每一位员工清楚地看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存在的差距。
观念转变
澧县古为州郡之地,素称“九澧门户”。富庶的澧阳平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少为衣食担忧。一个时期,澧县电力局员工中安于现状的情况比较严重,有的员工心安理得地捧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过日子。
“不做‘两蛙型员工’,必须彻底转变观念,使之成为深化管理、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上任伊始,姜坤山明确了下一个阶段的工作目标。
为此,该局要求全体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发展观念、大局观念、严管观念、服务观念、效益观念、执行观念、学习观念、和谐观念、法制观念和廉洁观念”等十大观念,并持续不断地开展转变观念的教育、座谈、交心谈心活动,将省公司“严抓严管、依法从严治企”方针、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以及深化“两个转变”、构建“三集五大”体系等要求,灌输到每一位员工。
澧县电力局生产技术部主任胡斌告诉记者,该局通过层层传递工作压力、反复教育员工转变思想观念,促使一部分多年来“自我感觉良好”的员工头一回认识到了自身的差距,增强了他们对企业落实严抓严管要求、全面开展现场培训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010年,该局分层面组织开展了“争当县局排头兵”大讨论,要求班组长及以上骨干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撰写发言文章,畅谈如何进一步深化“两个转变”、落实严抓严管、树立“凡事争第一、争当排头兵”等理念。自此,“班子成员带头转变观念、管理骨干自觉转变观念、全体员工积极转变观念”的良好态势在该局开始显现。
管理颠覆
2011年第13周工作提示:一、传达省公司2011年农电工作会议精神,重点传达省公司总经理李维建、副总经理晏治喜讲话和报告精神。二、迎接省公司春季安全大检查……十八、本人工作:督促上述工作落实,重点督查各部门春检工作、协调和临时性工作。写下这一份2000多字的工作提示,是姜坤山到澧县电力局之后每周的工作习惯。在这份提示中,不仅对澧县电力局一周的主要工作进行了细化、分解,还对各班组、部门乃至姜坤山本人的工作重点进行提示、安排和强调。
撰写工作提示,提前把一周繁琐的工作细化、量化,将工作任务层层落实到每个部门、班组和个人,为澧县电力局强力实施绩效管理打下了基础。
2009年7月,澧县电力局开始正式实施绩效管理。该局要求各部门与分管领导签订月度绩效合约,每月召开绩效管理改进会对合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部门对班组、班组对员工实行每周重点工作派工,每天实施考勤,逐月进行考核;农电公司每月对各供电所下达工作任务,并进行月度考核。
澧县三新农电公司总经理向鄂平每个月在考核该公司员工的同时,也要“被考核”。“我每个月都要完成个人的绩效合约,等待(澧县电力)局里的评价。如果我某月的绩效分数不高,(三新农电)公司员工就要跟着我一起受罚。工作压力比以前大多了,加班加点成了常事。”
“尽管压力不小,但我对绩效管理是坚决拥护的。因为通过实施绩效管理,彻底颠覆了‘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能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员工就能多拿钱。”
向鄂平说,以前每个供电所都有专业能力比较强的员工,一个人明明做了几个专业的工作,可还是赚同样一份工资,严重打击了这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施绩效管理后,专业兼得越多,绩效基数就越高,绩效分数高的员工与绩效分数低的员工收入差距甚至超过了40%,较好地实现了个人收入与员工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的全面挂钩。
员工加班有加班工资,可像向鄂平这样的生产骨干只能讲奉献。当记者问起时常加班的向鄂平是不是跟其他员工一样多劳多得时,向鄂平认真地说:“这个,真没有。”
所长免职
2011年年初,澧县电力局爆出“头号新闻”:一次免职、撤职3个供电所的4名正、副所长。
“被免职、撤职的所长中,有的所长是因为管理失职,我们按照《员工奖惩条例》对其追究责任。有的所长、副所长是经过年度考核后,因为管理业绩平平被免职的。”姜坤山平静地告诉记者,县局要管好,必须强化队伍建设,切实做到严抓严管、敢抓敢管。“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请下车。”
得知这一消息后,张公庙供电所所长黄淮有些“诚惶诚恐”。“一次免职、撤职4名所长,对我们这些(在职)所长来说,心里压力是很大的。”黄淮说。该所今年的工作目标是争创“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示范供电所”,黄淮倍感“责任重大”。“(澧)县局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严,各项经营指标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如果不能积极适应这些要求,只能等着‘被考核了’。”黄淮说。
为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该局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任何一项工作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办法来规范、考核。
“每天早上光军事化训练就是半小时,迟到一次都要受考核,起初还真难适应。”1993年进入澧县电力局的女员工尹建平说,参加工作快20年了,还是头一回遭“这份罪”。
可渐渐的,尹建平发现,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身边不少同事的工作节奏加快了,工作态度更认真了,身板也变得愈发挺拔了。“锻炼身体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军训还是有好处的。”尹建平笑着告诉记者。
该局还规定:每年的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开展分专业的业务知识考试;2月、4月、6月、8月、10月、12月,开展例行规程(安规、营销规程)考试。除此之外,还会不定期开展其他内容的考试。考试成绩优异的员工,给予奖励;考试成绩不达标的员工,严格按照相关的考核制度进行处罚。
“就拿上个月来说吧,不同内容的考试进行了4次!”尹建平说,现在的考试特别多,监考还特别严,局长、副局长等10来人同时监考,考场内紧张的气氛“跟高考差不多”。
自2009年以来,因违章违纪、考试不合格、管理业绩平庸、服务投诉、纪律松散、任务完不成、工作绩效差等原因,该局共有200多人次(含集体工和农电工)受到罚款100元至2000元不等、下岗1个月至6个月不等、留用查看1年至2年以及通报批评、诫勉谈话、降职、免职等处分。
重要的是,该局不仅员工必须自觉遵守制度,班子成员也更自觉地接受制度的监督,凡是员工发生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行为,该局分管领导都主动担责,一起受罚。
局长在此
在澧县电力局,2009年盛夏发生的一件事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那是8月的一个晚上,暑气熏蒸。澧县某小区因线路跳闸需停电检修,姜坤山带领员工迅速赶到了现场。
此时,在小区里住了几十年的张娭毑也带领着一帮姊妹浩浩荡荡地赶往检修现场,心里憋着一股怨气:这么热的天,给我停了电,必须找到电力局的人,好好理论理论。
当张娭毑来到检修现场后,看到一个个早已汗流浃背仍辛苦作业的电力员工,准备好的一肚子牢骚硬是给憋了回去。
过了一会,围观人群中不知谁冒出来一句:“你们的局长也太缺德了,这么热的天,让你们电力员工在外抢修,让我们老百姓受苦,自己却在办公室里喝茶水、吹空调。”
现场员工齐刷刷地把目光转向正扶着检修梯的姜坤山,见他低头默不作声,只好继续工作。
可这句话却点醒了张娭毑,没撒出的怨气迅速凝聚了起来:“就是嘛,简直太不像话了,让员工在外面出大汗,局长坐在办公室吹空调,哪有这样的好事?”
“是啊,害得我们也没电用,真想跟他们局长说道说道。”
“那还等什么?我们明天……不,现在就去!看看这样的局长还能在办公室坐得住不!”围观的人此时已义愤填膺。
眼看局势有变化,一直低着头扶梯子的姜坤山再也忍不住了:“我就是你们要找的电力局局长!”
人群中,一时语塞……
“还好,我们实施了走动管理模式,将矛盾解决在现场。倘若那天我没在现场,肯定会有想象不到的问题发生。”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姜坤山笑着告诉记者。
澧县电力局自2009年推行走动管理模式以来,要求所有的骨干和管理人员都要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走出来,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深入班组、深入现场、深入员工、深入客户、深入政府,听取员工心声、客户呼声、政府要求,力争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一线、解决在基层、解决在现场,努力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客户关系。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澧县电力)局领导始终与一线员工在一起。这样一来,即使工作苦点累点,我们心里也是暖洋洋的。”澧县电力局修试班副班长邹鸣说,不仅日常作业时有相关领导在现场把关,发生紧急事件时,领导到达现场指挥的速度更快。
“身为企业的骨干和管理人员,要主动服务客户、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的走动管理模式,有利于增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姜坤山告诉记者,管理企业要力争把任何事都考虑在未发生前,正所谓“一步超前,步步领先”。
发展之幸
曾经是“欠费大局”的澧县电力局2010年首次实现了电费回收“双结零”。
“去年12月是电费回收最关键的时候,我们(澧县电力)局不论领导还是员工,不分工种,不分昼夜,全部上阵催收电费。”营销服务部台区班班长孟勇认为,领导上门催收电费,一方面是督促客户,另一方面也是在考察员工的服务方式。“遇到特别难讲话的客户,领导就会站出来,亮明身份再讲道理,回去后则会指出我们在服务方式上存在的不足。”
变革后的管理模式,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10年,澧县电力局荣获省公司“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湖南省总工会“芙蓉标兵岗”、常德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先进单位”、常德电业局“班组建设标杆单位”和“四好领导班子”、2010年县直重点工作先进单位……
然对企业而言,荣誉是动力,也是压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电力需求与电网结构欠坚强、城乡配网“卡脖子”、“低电压”的矛盾日趋明显。如今的县局管理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细,标准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情势面前,澧县电力局教育员工要有“在麻布袋上绣花”的胆识,要有“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智慧,强调执行、重抓落实,始终盯紧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电网建设、队伍建设、同业对标以及班组建设等工作不放松。“这些工作抓落实了,抓到位了,抓出成绩了,县局的管理水平就会有新的提升。”姜坤山说。
“当前,省公司对县局管理高度重视,这是县局发展之幸,我想县局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采访接近尾声时,姜坤山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