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因事回了常德。今天一早赶班车来澧县。在车站下车后,我拦了台的士。因车站到单位不是太远,车票就个起步价。我象平时打的一样,先掏钱。可搜遍口袋,只找到三块五毛零钱(按这里的营运规则,需要四块钱)。我对司机说:不好意思,只有三块五。要不……?
司机侧视了我一下,爽快地说:三块五就三块五。
我赶紧将这四张零钱塞给了司机。
车上,我又想起早几天,情况也类似于今早。那次口袋里只找出三块零钱。当我把情况向司机说明之后,司机也是很爽快:三块也行。
我打的的时候比较多,有时常为没有零钱而发愁。但这两次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人与人原本都是可以沟通的啊。
都说的士司机处于社会的底层,虽然不完全对,但他们的辛苦和劳累是显然的事。早出晚归,就这么三五块地积攒起来,大部分交公了,自己落不下几个养家糊口的钱,尤其是在县城,生意并不看好。按理说,每一块钱都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相信我说的话?我认为关键是自己主动沟通,把问题先提出来,表明自己的境况。而不是等到站了,再来说这说那。
一个词:沟通。
都说如今的地球是一个村落,谓为地球村。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是日渐疏远,当真回到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世外桃源的状态。我们真不知这是不是人性的一种悲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是人与人之间缺少了沟通,产生了隔膜,导致了不信任。
失去了信任,还谈得上什么呢?
看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还真得补上沟通这一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