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个这样的标题,不知会不会让喜欢思索者产生一些误解或想象。因为我还没有找出一个恰当的标题来阐述文章的主旨。
周末的时候,应一个老朋友相邀,去他家里吃饭。先天他就早早告诉了我,周末去乡下自家抓只生长了几年的老母鸡来,请我去饱下“口福”。
说是家常便饭,感觉还是太丰盛了。一起吃饭的还有他们单位的领导。闲聊中,就聊到了我们这些发配在乡间工作的所谓“常德人”的生存状态上了。
对于目前的生存状态,我是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虽然在机关呆的时间长,机关管全局,感觉要好一些,但现在也过得去,虽然日子清苦,虽然每日劳顿,也算比较充实。况且,我真不算那种板眼足、爱显摆的那类。来了八个多月了,一点“局长”派头也没有找到,倒是责任与当担、劳累与辛酸尝尽了。
闲谈中,他们问我平时怎么生活?我说,很简单。上班,不是开会阅文签字,就是跑工地基层,或者到班组转转,安安静静坐办公室是很少的。下班,象现在电网平安无事,就呆在房间里,看看电视上上网写写文章或者想象问题。没有人打扰,清净自在。吃饭,来客了,陪陪,没有客,食堂里拿个大菜碗打一碗,5块钱的生意。
他们说,你过得太苦了。那我的想法就不同:我是局长,跟职工就是不同。即使我吃食堂,也要点个小钵子吃。
我听了,颔首赞同。不过,我也不想学习。每个人做“官”都有每个人的套路,每个地方每个单位做“官”都有不同。因人而异,因单位而异。
我之所以赞同,是因为“官”与民肯定是有区别的,这是真理。如果“官”与民没有区别,那还要设置那么多条件、框框去选拔做“官”者干什么?起码,“官”者,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大得多,不仅要管自己,更要管大家,管一个单位的七七八八。
我也不想学习,是因为我不想做“官”,或者说我只把“官”这个东西看成一种职业、岗位。现在上头把我放在这个岗位上,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就必须付出一些,牺牲一些,很自然的事;哪天,不在这一岗位了,我就不需要承担这些责任和义务了。
我把做“官”当做“人”。做人,大家都是一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