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干杉乡,清代属善化县三都,民国三十年属龙潭。
干杉其名,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清末民国期间,干杉境内高岭寺生长着一棵奇特的杉树,杉树高大,树干须三、四人合抱。每年,树体一半干枯,另一半则郁郁葱葱。逢单年,树体南枯北盛;逢双年,则北枯南盛。附近的居民偶有伤风感冒等疾病,从树上剥一小片树皮煎水喝便可恢复精气神,乃至痊愈。故此,杉树名声大振。解放后,政府遂以干杉命名此地.
“继沫沙知书达理壮志凌云, 承德全金戈铁马浩气长存。”神杉昌盛时期,乡域内人杰地灵。现代文豪中共中央委员廖沫沙出生在距神杉仅一公里之地。干杉也是爱国名将、国民党中常委、国防部长上将黄杰将军与被中共军委授予中将军衔的何德全司令员的桑梓之地.
因要迎接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落实情况检查做准备,周末就呆在澧县,在老家的政府网站上,摘录了这篇文章,文章提到的那棵树,我的父辈们见过,我只是听说而已,那是一棵神奇的树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