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网改的志宣去长沙了,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那笔路能否办成?办不成,我将是无颜面对那些渴盼的村民,那些期望的大小领导,还有我手下这百多社员。
昨天晚上打了电话,知道了一点情况,基本上只能按我第2次专程去长沙时协调的基调了。而我们此次带去的是12000000的项目。如果争取10000000的项目,就算非常成功了。于是,我又给相关人员发短信打电话,要求支持要求理解,总之好话一箩筐。我这个最不喜欢求人的人,如今也只能求人了。
今天一清早,办公室门一开,就进来了几个农民。我知道肯定是因为电的问题。我来之后,从县领导到乡镇长官到村干部到村民,周周没有少过,更不要说是电话了。找我的就一个事:农村用电不行,需要改造。改,改,改,哪里有项目和资金来改啊。如今这个带有社会公益性的自然垄断的国有企业虽然喊着履行社会责任的口号,但确实也是没有多少资金来做一些基本上不会有经济效益的事情。我所在的这个县,32个乡镇600多个村67万农村人口,需要多少资金来改造电网啊。
我出生农村,深知没电用的苦,更知有电用不好的烦恼。这里不是我的家乡,但这里却是我成长转型的起点,作为一个“生产队长”,我服务的对象在这里,所有的工作也都在这里。
从4月30日第一次和分管副县长到长沙跑项目,到上个月再次去长沙提交计划项目,再到昨天派人去长沙提交最终的审批计划,个中原委个中滋味只有自知。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可这实在是己不了的事。
刚才给志宣打了电话,说同意8000000的项目,估计可以超一点,但额度不大。虽然没有达到预期值,但总算有,有总比没有好,多少都可以解决一些燃眉之急吧。只是,这之后,我还得继续费口舌向村民解释,把希望寄托在明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