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我代表豹子岭村用电户向您表示衷心感谢!您今天一来,我们都十分感动,要是电力部门的领导都象您一样,我们的问题早解决了。再次谢谢您!”这是今天下午5点52分,我从乡下回城的路上收到的一个短信。发信的是盐井镇豹子岭村的一位村民。
从昨天晚上到今天,这个村民给我打了一次电话,发了三个短信。问题就是一个:去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时,安装的一台变压器至今没有送电(只送了靠近变压器的二三十户人家)。昨天晚上我接到电话后,就询问了相关人员,原因是缺500米导线!导线是上级配送的,现在整个局里都没有货。我问,这差不多年把时间了,怎么没有人想起这件事,也没有谁给我说过呀。
今天上午10点多钟,忙完碰头会之后,我想下乡看看。说实话,原本是没有考虑去这个村的。原计划是去向阳桥供电所一处施工现场→张公庙供电所→码头铺供电所→雷公塔变电站施工作业现场→理昂施工现场。这一行程估计上百公里。但中饭后在去码头铺的路上,我接到了那位村民的短信,我感觉有必要去一下,问问司机,也还顺路。
辗转到了豹子岭。那位村民和村支书早等在那里了。现场看看了,问了供电所的情况,又再次向单位负责的有关人员询问了,我真的为我们的工作感到汗颜。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我们也付出了努力,但想不通的是,我们往往是干什么事都要留一截尾巴。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尾巴并没有人来负责,哪怕只是提起。我们对农民客户的冷漠已经到了让人心寒的地步。
就500米导线,难吗?不难。如果局里没有,就是找兄弟单位借,也要把这段线路连通,让这台安装近一年的变压器真正为农民带来光明。我想这连通的不仅是电流,也是一种暖流,是一种企业与客户的连心通道。为什么我们就没有人想到呢?
我看着那位村民发给我的感谢的短信,丝毫也没有快乐的情绪,我们不是不喜欢被感谢,关键是我们对不起这份沉甸甸的感谢。我回了个短信:是我们工作没有到位,我们会尽快解决的。
我不能食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