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象浙商

(2008-06-24 08:35:23)
标签:

杂谈

    我是不太愿意和商人打交道的。“无商不奸”,尽管这种一棍子全打死的界定明显错误,但商人的追逐注定其表现大抵如此,当然这种奸的表现形式多样:有的是长着铜钱眼,“我的眼里只有钱”;有的长着色眼,杖着有几个银子作诱饵,总是放着绿光,当然这一般是档次低的商人;有的一脸哈巴狗的模样,巴望戴上“红顶”,不一而足。

    但是市场经济却又少不了这些人。这些人可以搞活经济,也可以搞死市场,当然这些人也可以被市场搞死,生生死死,过眼烟云,市场经济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输者,基本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潇洒”走一回,醉生梦死一回罢了。

    既然生活在现实中,有时又不得不与商人被接触一下。最近,办公室里常来一个中年浙江商人,我其实以前是不认识的,但据他介绍,局里已是没有什么人他不认识或不认识他。在这边做生意已是好多年了。我一开始是不大愿意接待的。我不愿意沾染任何的气息。但这人脾气就是好,说话软软的,大多是些恭维的话,一开始听起来不顺耳,但他总是这样说,一脸的真诚,让你有时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过分。不过我还是保持十二分的警惕。

    每次来,我都比较忙。他会说上几句就自己找个借口出门。一般是快要下班的时候来,目的很简单,吃个便饭。而我一般是不接受这些吃的。随便找个借口就推辞掉了。

昨天下班时,来了2个,其中一个先来的,是比较熟悉些了的,也是约过无数次吃饭而没有答应。想起自己    下班后,饭没有着落,想想试验他们一下,一起去吃饭,看他们干不干。虽然是一脸的为难,但可能想起我忽然有了吃饭的兴趣,还是答应一起去。

     吃饭的地方是我选择的,就是四个人,吃小吃,不喝酒。当然最后还是吃点菜,我点的,非常便宜的几个小菜和鱼,虽然后来又加了几个菜,我估计不会超过200元。他们心不会痛,我也不会有任何心里负担。

    吃饭的时候,他们都很客气,嘴里说的依旧是恭维的话,有时也会说起些在其他单位做生意的情况,特别是我所熟悉的单位,他会多说一点。我偶尔插话,基本上是听。感觉浙商与人不一样,没有湖南人特别是常德人那种有了几个钱就不晓得世界有好大,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了,而其实大多数又是几个泡泡或者玩的是贷的银行里的款而已,所以湖南很少有大商人,常德就不要说,原先几个所谓成功商人,最后的结局都是进了牢狱,因为那些钱几乎都是诈骗、吹泡泡来的。

    但浙商不一样,低调,不事张扬。看他们的穿着,几乎就是农民相,真是不打眼,但开的车却是奥迪A6,家里还有几台。吃也不甚讲究,抽烟也就常德的普通王烟,但包里肯定还有好一点的,那是待客的。与他们交谈,没有什么压力,他也不谈做生意(找我谈也是白谈),就谈做朋友,谈自己的生活,谈自己的做人。

     原先我在一本杂志上看过关于浙商的文章,浙江开放后的第一批商人大多是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就是草根。但他们都成功了,且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经济中站住了脚跟,为什么?除了他们的智慧、坚忍不拔,关键是他们为人低调。比如搞什么赈灾募捐,浙商是积极的,但是他们决不会趁募捐的机会,在电视上讲话露脸。而我们不少商家,钱没有捐几分,却在台上要侃侃而谈,有的甚至是下了台就赖帐。

     商道即人道。看人,特别是看商人,可以看出一个世界。同在一连蓝天下,资源优势远不如湖南的浙江之所以经济那么真正发达,我想,从这些浙商身上可以找到一些答案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工作有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