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写了篇有关绩效考核的文章,不到一个月,终于要“兑现”了,当然,只是“预科”,与收入挂钩还是明年的事。可问题就已不少了,出现了不少声音。
依我看,什么事与钱这张纸挂上钩,就会惹出不少的事端,带来不尽的麻烦。绩效考核这东西就是因为与这张纸有关,所以自然是麻烦不断,尽管现在还只是理论上的挂钩。
虽然晓得人上一千,形形色色。但其实平时是试验不出来的,就像那些隐蔽战线上的人,打入对方的心脏,但绝大多数时候令人神不知鬼不觉,不到万不得已,一般是不会现身的。人也是这样,只要不与名利捆绑在一起,是不会有什么节外生枝的事的。因此,我觉得引蛇出洞最好的恐怕就是钱这张纸了,许多人在金钱面前哪怕是理论上的“钱数字”面前都将是原形毕露,这张纸成了最好的试金石。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完不能的。谁不想兜里多几张那样的纸呢?关键是,多这几张纸要有名目和由头。平时工作做得一般般,上班又是自由散漫,办公室里一团糟,与同事配合又不行,这样又怎么能考个A或B呢,拿个C就不错了。
当然,我们部门这次考核5个专责只能有1个A,2.5个B,余者为1.5个C或D,2个借调人员没有资格,3个门负责人由分管领导定夺。可谓僧多粥少。都想得A的心情我能理解,即便是我给你一个A,到全局绩效考核大会上,让部门负责人去描述你这个A的突出成绩或贡献,没有那么几下子,到头来取消这个A,尴尬的就不是你这个A,而是我这个部门负责人吃不了兜着走。
我们部门的考核已进行过了,但我一直没有作评判。实在是不好下手啊。手心手背都是肉,哪怕是平时做事少的。所以当我评估时,我给每个人都写了一大段评语,其实是一段说理的话,我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评判,接受我的评判。我更希望的是,在目前的情况下,通过这种评判能给干得好的以勉励,给干得欠缺的以鞭策,给想得A也具备得A实力但因名额限制或其他原因,暂时委屈在B等的,以安慰:下次再来。给只能评判为C或D,但给予了B或C的,以警示:弄不好下月就会陷入C或D段。
就像体育比赛,一个项目冠军一般就一个,但具备夺冠军实力的肯定不止一人。谁胜出,就在于谁发挥得最好,能赢得观众的掌声、裁判的评分。冠军不是你自己说是就是;冠军也不是你拿自己同他比,他还确实还存在某些不足甚至某些方面逊色于你,就不是。
所以,我觉得得不得A不重要,关键是用实力和成绩、成效说话,让人信服,在评定大会上,能有征服别人的内容,要不怎么叫绩效考核呢?其实,我自己给自己的评价想都没想,就填了一个B,但天地良心,我做的事想的事处理的事会比你们中的哪个少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