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破冰

(2007-09-22 15:41:30)
标签:

随笔/感悟

    机关要实行绩效考核了。试运行是2007年第四季度。在邹局长的最后一个工作报告中,曾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狼来了,狼来了,如今是真的来了。
    撇开其他因素不说,绩效考核对我个人而言,实在算不了什么。随便你怎么考核都可以,已经习惯了。从2003年3月以来,我是坚持了4年多的部务会议制度,一直要求部门工作人员学会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自觉养成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的习惯。当然尚缺乏考核。而这次实行绩效考核,无非是多了一条对工作落实情况的兑现,而这种兑现又与个人收入挂钩,一个A,一个D,差别不是二个英文字母的距离,而是数张“老人头”的差距。
    根据这一办法,我对自己的考核倒也无所谓。因为我的命运被牢牢地掌握在领导和群众的手中:部门的绩效由局领导评定,而我的绩效结果与之挂钩,所谓部门A,我也A,部门D,我亦D。而部门的绩效其实质是在部门工作人员的手中,完不成绩效合约的内容,配合工作做不好,或在领导那里经常挨批评等等,领导肯定不是慈悲为怀的活佛,不会高抬贵手,放你一马。所以,我的命运的咽喉是被数只手卡着的。
    我现在认为最难的是,如何调摆所管辖的十来个人。他们的命运反过来其实也掌握在我的手中。所谓成犄角之势。我的性格属于要求非常严格,但考核又比较宽松,很在意别人的感受。我总是相信大家都会把工作作好,都会有颗善于理解和思考的心。但现在的难题是,一个部门考核得A者,不过20%。如果某个部门副职被领导看上了,打了个A,则一般工作人员的竞争就更厉害了(我已提出,是不是部门负责人不与员工抢A)。怎么办?考核的目的应该是起到正激励作用,如果因考核而影响部门团结,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这样的考核又有何益?当然,领导反复强调,考核肯定能推进工作,肯定能增强执行力。但还没有进行,谁也把握不准将来会成什么样子。我们单位的各类考核多了,但无一例外是无疾而终,不了了之。
    既然要搞,按领导的意见就是考验管理者的管理艺术和水准。说得也是。不过我们这些部门牵头的,是不是真正的管理者,我想值得打个问号。真正的管理者是什么?我想是出思想、出思路的。管理管理,更在于理。理是什么?理性,条理,理顺,理由。而我等部门负责人哪个符合这些,无一例外要冲锋在前,工作在先。事无巨细,全都得想都得干。而真正的管理者,我看应该是有充分的时间喝咖啡,打高尔夫,或者休闲旅游的。
    想来想去,我以为还是还政于民最好。让被管理者(姑且这么说)考核评价被管理者。将烫手的山芋从自己的手中释放出来,发给他们。这样一来,至少体现了几个方面的好处:体现了“三公”的原则,不是说,一人为私,二人为公吗?体现了民主的原则,不是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雪亮(依我看,应该是贼亮贼亮的)的吗?体现了和谐的原则,不是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常电吗?体现了复杂事情简单化的原则,本来很难处理的事,大家来评定,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于是,我就坐在办公室,弄了个部门绩效考核评定办法和表格。到是让大家自己去评判。
   我相信群众。我不想用一双手去扼N条咽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真的搞不赢
后一篇:感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