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个二等奖之后所想

(2007-08-02 17:12:50)
标签:

职场/励志

    两个2006年度全国电力好新闻二等奖,给我11年的文字生涯划了一个迟到的句号。它们分别是华中电力报和湖南电力报推荐的消息和通讯,题材全都来自偏远的石门县。记得早几年还得过两个三等奖:一篇言论一篇调查报告,分别是中国电力报和中国电业杂志推荐的。调查报告的题材也来自石门。那里是一个出新闻的地方,对常德这个地方讲,那里还出写新闻的人——很多农民基本上以写稿为生。
    有时候这样想,做了11年的文字工作,写了11年的新闻,也写了11年的报告、材料,如今改行了,是不是该总结些什么。但一想到如今在专业部门的处境,依然是笔耕不止,就没有什么劲头去总结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候对着天花板想自己走过的路,想自己的经历,想明天醒来后的我,难免感到害怕,有时甚至会害怕得突然间心跳加快,我明白这是奔四的人一种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后怕。
    也许在外人看来,17年转了3个单位,变换了四五个工种,也写了一些文章,应该还算不错,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对所写的文字满意的并不多,特别是回过头来看,感触尤深,并且在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危机感,感到随时有退化落伍的危险。虽然明知不可能跑到队伍的前头,但掉在尾巴上也不是自己愿意看到的结局。
    正因为总是害怕,于是拼命地学习,但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去搞张高学历的文凭。结果到如今,当本科几乎快要成为垃圾,研究生有漫天飞的迹象的时候,我仍然是抱着一张非电力专业的专科文凭,战战兢兢地挤身在“国家电网”这个据说资产总量是世界500强第29位的具有众多高学历的队伍里,那种艰辛可想而知。
    早几天去桃江同学那里玩,一路上听一同学讲,当年我班的一位女生如今已贵为千年学府——湖南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博士后也快完成了。我的脑海中立即映出了伊的形象。当年进校时,我做班长,带班上一班人来长沙玩,伊在照片中的样子是那个时代农村孩子的典型形象。伊读专科三年,考试基本上靠同学伸出援助的友情之手过关,想不到17年后,却读成了博士后。沧海变桑田,谁也说不清啊。
    有人说,人要清醒地活着,也有人说,难得糊涂。我想单纯做到其中一点,都不是最佳的生存状态:太清醒,很痛苦;太糊涂,亦很痛苦。也许最佳的境界是在清醒中容些许糊涂,在糊涂中保持一份清醒。但要真正做到,又何其难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