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的时候,我总是想起童年,想起孩提无忧无虑的日子。
下午洗车后回来,打开电视机,看到央视新闻频道正在播出《本周》,由贺红梅—我喜欢看她的笑靥—讲述一些关于孩子暑假的事情,讲述的都是一些小孩子的影象。看那些或出生才不过二十天的就在游泳、就在满床的爬,看那个7个月的女娃敢站在父亲的手掌里,看那二岁左右的乡下孩子会骑自行车,还有那一些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种种表现表情的镜头,令自己也不由自主地笑了,瞬间的感觉真好。
也就突然蹦出了几个字:拥有一颗童心。这话似乎除了说孩子,就是说上了年纪的老人。于我等奔四的男人,断然是不可以的。可其实,我打骨髓里总是幻想自己能年轻,能更年轻些,骨髓里塞满的既有在这个年龄不得不有的老于世故、沉稳老练,也有不少这个年龄不能外露的情趣乃至童趣。
这些年来,除参加工作时因工作关系,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外,感受了不少孩提时的快乐,且不用担心会有人背后指点什么,因为职业是老师。后来辗转新的单位、新的岗位,就很难有那种体验了,有了孩子后,虽然喜欢一起玩,努力打造成兄弟的关系、哥们的关系,但又有不少限制,很容易被家里的老师视为宠坏了孩子。
特别是后来,从事一种比较正经八儿的职业,且言必“三个代表”、“四个坚持”什么的,让人不得不提早步入老年。连抓住青春的尾巴放肆一下都不行,哪里还敢有什么其他的幼稚行为。
不过,童年确实是值得回味的。童言无忌。几乎任何人都不会因孩子说了什么而给予指责,孩子们都可以说真话,不用担心遭报复;童年无忌。小男孩小女孩在一起嬉戏玩耍不用担心旁人的白眼,反而留下了青梅竹马的美好记忆;童年无忧。不管物质富足也好贫乏也罢,孩子们从不计较自己的穿着和打扮,对生活也不会有什么过多的挑剔。童年无邪。孩子们的眼睛是一汪没有污染的湛蓝湛蓝的湖水,倒印在里面的都是人间绝美的景色。
问题是,是什么让童年七彩斑斓的天空变得灰暗?答案很简单,就是人类自己不懂得珍惜,在成长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用言行玷污了原本纯净的天空。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保留一份童心,拥有一份童真,世界将会是何等的美好和和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