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敢出书

(2007-03-09 16:09:21)
        早两天,有位文人朋友打电话,说他们几个文学圈的朋友想组织一批个人作品的丛书,首先就想到了俺,问俺有意否。

      当时第一的感觉是感动。离开那个所谓的文字圈(只能叫文字圈,离文学圈还差得老远),居然还有人记得我这个返朴归真做农活的人。

       不过,感动三秒钟后,俺便谢绝了这种好意:一是作品太差,根本达不到出版的水准,别浪费了书号和纸张,也算为环保作点贡献;二是农活较多,没有办法转身。

       朋友很遗憾。

       其实,玩了这么多年的文字,谁不想留些东西给未来.既是自己的光荣,也是祖上的荣耀啊。要知道,俺家往上一百年,肯定没有出什么人物。翻遍中国历史,在历史上留名的"姜\姬"都冒得几个(据说这两个姓是源自同一个祖先)。况且出书的感觉还是蛮好的,要知道平时的文章变成了铅字,也要暗喜三分钟呢,何况是一本集子呢。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出集子的人真的好羡慕:真不得了啊,可以出书了!看到别人的那个美啊,恨不能自己也被上帝点拔一下,突然来点灵感,搞点好东东出来。

       朋友们出了书,也会像大家一样,洋洋洒洒签上一个"坤山雅正"等样式的文字,送上一本,然后顺便带一句:帮忙买几本可否?原来,雅正其实不是真叫你雅正,也晓得俺不会雅正。雅正其实是购买的代名词。不过,俺还真的“雅正”了,反正又不要俺出米米,况且,有些集子还是不错的,有点用的。

       搞了半天,原来,出书就是这么个出法,要请人雅正才行。并不能堂而皇之进入书店,任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他们去雅正。

       审视自己玩文字的12年,玩成了铅字的文字有多少,恐怕只能估计了,以万为单位,字符数应该不少于两位数字吧,篇数应该不低于1000多。长的三四千字,短的没有标题;有易碎的新闻,也有稍微耐读的散文;有空发议论的言论\杂感,也有故作深沉的论文\调查报告;有一时感情失控产生的狗屁情诗,也有游历山水时雕琢的游记;还有无言的图片、大放厥词的署名不署名的评论等等。

       但是,如今静下心来,慢慢回忆,感觉那些东西大都不是东西,大都没有多大的用处,纯粹是自我的暂时满足,过后,连自己都难以有多少印象了。

       其实,出书,就应该是些能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为出书而凑数.好东西太少,连自己的都难以满意,那些读书人鄢能满意,又如何动笔让朋友雅正呢?

       这些年来,邀我出书者众.但好在自己还没有老糊涂,知道天高地厚,要不然,哪根神经出了毛病,真弄个东西出来,不笑死人才怪?

       脸往哪里搁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