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在房市中应担任什么角色?

(2008-11-12 10:48:10)
标签:

房价

房产

保障房

十大措施

投资

国资委

和谐健康

宏观调控

分类: 天启主义杂谈

    “政府的角色就是要用“看得见的手”来协调“看不见的手”的运转。可事实上,“看得见的手”往往“强奸”了“看不见的手”,问题由此产生。”
  
    个人一直认为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不应有过多的介入,前段时间写过一篇文章“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就是希望政府在房产市场中给自己一个明确定位,政府应该做的是调控――房产机制建立。而不是象现在陷在修修补补、犹犹豫豫的怪圈中,给人的感觉好象是政府也有点不知所措了,人们对整个房产市场也感到一片迷茫。

    自2005年的3月至今,政策不断出台一个接一个,只是一直以来买单的始终是消费者,房产一路追高。可以说一些房市的政策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或者有的还势得其反。“越调控越上涨”在楼市中也算是事实啊。经济的过剩与不足,市场会给予矫枉过正的调节。当政府过多参与其中,打破了其原有的规律,人为的打压房价或是托市救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求关系,只能延迟调整时间,造成最终的一次房产行业的大洗牌,甚至出现一些连带的经济风险,比如金融风险。
  
    政府在市场失去效率时出手,才是恰当的。政府所调控的也只能从宏观着手,而不是微观操作,政府调节的出现及其作用是对市场缺陷的救济。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仍然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政府调节必须同市场调节密切配合。现代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市场经济在特点和类型上有所不同,有的国家调节的范围和力度有大有小,但无论哪个国家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必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否则便不是现代的市场经济。
  
    政府在保持经济增长和让中低收入的老百姓买得起房的社会目标中寻找平衡。那就是必须建立一种保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而不是修修补补的这么一新政,那么一规范,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供求关系,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调控保障体系。美国、英国这样的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国家更加倾向于采取金融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新加坡这样的福利型国家倾向采取税收政策和强调住房保障政策。总的看来,尽管采取的措施不一样,但各个国家都是从增加供给、控制真实需求和打压投机需求这三个方面来调控房地产市场的。

    首先,建立住房保障体制。我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没有形成完善的调控体系,也没有法律保障。房地产极具区域性,每个城市和省份的房地产状况都不同,因此必须根据中央的房地产调控体系来因地制宜来制定各地的调控细则。但是,缺乏一个完善的调控体系会导致政策没有连续性,给实施带来困难。因此建立住房保障机制势在必行。

    其次,进行制度设计,现在出台的许多调控政策往往是针对某一个问题的,缺乏系统性,操作起来容易产生后遗症,使开发企业感到难以适从,要有一个完整房企行业管理制度,这同管理一个企业一样,要有系统,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更需要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才能使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不治本的修补作法。

    再者,做好市场治理整顿,加强调节真实需求和抑制投机需求。在我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中,无论是金融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还是土地政策主要是以供给为出发点来调节房价的。如果投机需求较大的时候,增加供给和提高税收有抬高房价和促进泡沫形成的风险。因此,要加强调控真实需求和抑制投机需求,做好市场治理。

    希望政府在房市中的做好宏观调控者,而不是微观操作者,房市的和谐健康发展才是众望所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