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纷纷扰扰,上证指数奔波于2600点上下的折腾,投资者心猿意马失去了目标的方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曰: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幽静的茶馆里播放着蔡琴的《恰似你的温柔》。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并不明白就里,只是在哼唱。到了三十岁,才明白了什么是“浪花的手”。
 
   
我们生活的周遭,每一件事都充满假象。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决定、反射都不一定是自己真正的欲望表现,其实是别人期望的投射。好在亲近之人始终是值得信赖的,剥丝抽茧解开内在,发现里面全是赤诚。
 
  爱情、投资、甚至生活这当子事犹如埋在沙丘下的城池。你知,我知,岁月可知。佛说,不可说。
 
   
一轮弯月留低天空,失眠夜望天边星宿,提琴如泣似诉还挑逗;
   
从未意会要分手,但我的心每分每刻仍然被她占有,她似这月儿仍然是不开口;
   
提琴独奏独奏着明月半倚深秋,我的牵挂我的渴望,直至以后……
 
   
好友MIN发来了台湾王文华的语录:两情相悦,当然不是绑架。但只要有一方的爱超过另一方,黑暗就笼罩了。你爱他超过他爱你,你就变成了他的人质。
 
   
投资,何尝不是这种恋爱般的感觉呢--爱恨交加,牵肠挂肚,却还被它深深地吸引,直至粉身碎骨依然痴心不改。
 
   
经过了多年的市场历炼后,好友KUN已悄然从投资懵懂到价值投资走向了职业炒家道路,并索性直接将“市场是老师,趋势是朋友;听老师话,跟朋友走”作为网络空间的滔滔心情。
 
   
人之所以成为人至少要30年,孔子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于人生规则的进阶是十年,“立”只是对规则的框架的建立而已。投资、生活都是一个亦快亦慢的事业。
 
   
那么,究竟又有多少三十之人能透悟这些哲理呢?
 
   
哲学暨规则,人生就是对规则的认识、理解、执行、融合、大成。实际上经典的书籍都是规则,譬如《道德经》的“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周易》的“元亨利贞”《孙子兵法》的“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投资市场一年是人生的十年,而投资市场中一年的机会可能是普通人百年的机遇那么多。看着身边每轮行情结束所淘汰的一批过客,和人生大成的发展阶段是如此的相似,实际上人生五年的平淡以后,还有多少有雄心壮志呢,五十以后还有多少能够保持旺盛的斗志呢。所以对于规则的认识越早越好,越透彻越好。
 
   
什么是市场?
 
   
市场就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就进市场试试吧。
 
   
市场是自由经济的产物,是竞争最激烈的场所,每一个都是精英,智能都很高级,要超越这些学贯中西,纵横五千年的杰出人士,没有强大的执行力行吗?记住是对正确规则的强大执行力。先有正确的方向,然后才是坚定不移的往正确方向走。实际上坚定的执行规就是少犯错误,在市场中的执行是毫不犹豫的执行既定策略:开仓持仓平仓。
 
   
如果说认识规则像似在马拉松,那么规则的执行就是攀越珠峰。
 
   
当我们有了对规则的认识和执行以后,我们慢慢的就有了对规则的各种明悟,愈执行愈懂规则,甚至对潜规则都有了认识,逐渐的对规则后面的科学含义有了更多的理解。
 
   
也许刚开始的我们只是对这些规则的字面上的理解,但是随着经验的增加,我们对规则的理解已经日益升华,最后停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可能就是那些规则的光华;刚开始我们的灵魂深处逐步有了正确的规则,后来有了对这些规则有效执行的各种技巧,技巧越来越复杂,然后技巧开始变得简单,到后来这些技巧慢慢的也失去了,甚至有些规则都开始忘记了,在这过程中很多规则本身也都得到了升华,到后来才发现那些规则已经和我们灵魂深深的融合了,灵魂深处已经没有了规则,没有了执行技巧,只有那一个大的光环,规则与自我已经被这个大的光环包容了。
 
   
这个过程很像禅宗三境界一样:“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乃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摘自宋代吉州(江西)青山惟政禅师的《上堂法语》
 
   
规则就是纪律,纪律就是生命。唯有如此,才能将规则与生命融为一体。
作者:touziboyi@sina.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