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投资博弈上证指数财经 |
分类: 股票市场-2008年交易记录 |
声明:本博客内所涉及的内容无论是品种的研究还是对市场的判断等,为个人投资随笔;以记录投资过程中的所感所悟,为日后个人的总结与检讨。
自从春节放假恢复交易以来,笔者除了对商品期货进行操作外,对于股市的操作完全按照既定的纪律来执行;更多的时间就是完成笔者对于市场的点滴感悟的记录《颠覆K线:信号交易》。
对于笔者而言,最痛苦的就是去把握带有“手动挡”的汽车,习惯于轻松驾驭“自动挡”的汽车。但是没有办法,在大多数的驾校学习中,更多地还是需要学员们能掌握“手动挡”驾驶的基本培训。
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人”似乎越来越变得“懒惰”和“急于求成”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习惯了照相“傻瓜机”、驾车“自动挡”、饮食“自助餐”、唱歌“量贩式”等等,当然作为交易来说,投资者更希望得到的是“一目了然”的傻瓜式的“信号交易”,能够直接告诉投资者的“买进”和“卖出”的程式化交易。
笔者认为,在交易中最厉害的功夫不在交易本身或者通过信号交易所获得的投资收益。投资或交易的最高境界在于“文章深处精神老”。投资者可以通过信号交易了解交易本身的运动方向,更主要的是需要通过信号本身去了解和掌握交易背后所引射的投资哲学和思想,这对投资者而言才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能够终身受益的东西。
笔者在上市公司任职的时候,从事的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无论是基于投资银行业务还是资产管理业务,简单化是求得稳定收益的战略保证。而简单化背后所折射的投资思想和哲学是笔者孜孜不断苦求、完善和发展的历程。
在笔者的《颠覆K线:信号交易》中,有一种走势引起了笔者高度关注。比如说,当某个股票已经处于历史底部或者相对底部的时候,盘面显示该股已经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箱体中稳定运行,该股的这种走势以及后市发展能引起“敏感型”投资者的关注,因为这些“敏感型”投资者对于该股已经做好了准备,等待该股只要突破就开始“狙击”。
事实上,该股不但在平衡稳定的箱体运动的最终突破方向选择上不是向上突破,而是选择了向下突破,并且跌幅的杀伤力度不容小视。这种把所有技术指标都打乱的走势,让“敏感型”投资者大跌眼镜。而在所有的技术分析资料中,对该种走势的分析很少。那么如何研判这种走势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正在研读关于东西方哲学中关于“人”的生与死的相关文章。对于生与死的生命运动迹象,笔者理解是:“人”的出生,“痛苦地呱呱坠地而来”;对于“人”的死亡,是“痛苦地挣扎中悄然消亡”。那么,运用到投资交易中就不难理解上述某股的这种走势了,并而从得到了走势中蕴藏着机会。
如下图所示:某股在1998年7月起,运行了长达8个月的底部箱体平台。应该说,平台的整理是相当充分的,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了跌幅达到20%的杀伤力呢?并且在这种达到20%的跌幅后,出现的却是旱地拔葱的强劲反弹呢,直接涨幅却超过了100%。
而我们通过信号交易的解读是:当一个运行长达超过6个月的平台整理,就好像是一个女子正在其身体里孕育着一个小生命;而当小生命降临这个世界的时候,带给世界的却是小生命的“第一次哭声”,而这种“第一次的哭声”就像是该股跌破平台,强力冲破怀孕女子的身体时,所带来的下跌走势。而只有释放了这种“第一次哭声”后,市场朝着原来既定的方向发展。这是关于上涨。那么,下跌又是如何呢?
如下图所示:某个品种在相对高位进行了一个整理平台(垂死挣扎着) ,而后出现了极度拉升(回光反照),但是拉升后,却又重新朝着原来该有的方向发展(叹尽最后一口气),那么在这种震荡整理,一轮高潮过后,才能知道谁是最后的裸泳者了。
信号交易只是揭示了交易的本质,而投资者更多的是需要学习了解信号背后的意思。那么,当上证指数走到今天的阶段,后市发展值的投资者思考?或许,时间不够?或许,我们还太年轻?又或许……
作者:touziboy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