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股票市场-2007年每日交易 |
【第二轮生存法则——打不了就逃】
1、历史回顾
市场人士开始热议天然橡胶市场近来的混乱,这将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2003-2004年的巨量交割时代,当时国内外价格趋势出现了不少的异动。今天看来,当时的异动只是“小儿科”,市场似乎在排演一场更大排场的戏剧,演出的两位主角中国和日本互换了各自的角色。在2003-2004年的巨量交割期间,中国市场天胶的涨幅高于日本。如今,日本市场天胶的涨幅远胜于中国。
无论是交易商或是投资者都开始诧异这种跨市场间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不仅出现在同品种跨市场之间,也表现在天胶走势与整体工业品(特别是原油)走势之间的步调不一致,甚至是反向。是什么使得相关联的市场分道扬镳,使得天胶在工业品中的异军突起,种种问题在困扰着市场。
中国期货市场的橡胶自去年11月27日触底反弹,这与日本期货市场几乎一致。但大量资金涌入之后,现货商的高位抛售也频繁起来。价格在刚突破20000元之后便受到了强大的阻击而停滞不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日本市场空方实力的薄弱,当价格受多方买盘推动的同时,对国内现货短缺的恐惧诱发了抛空的交易商频繁高位买入回补,将价格推向了更高峰。
总而言之,中日天胶价格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日本作为纯资源进口国,自身没有产胶能力,仅有的库存难以抵抗资金的做多逼仓;中国由于有云南、海南两大产胶区,天胶现货相对充裕,因此抛售方有能力抛售更多的现货。换而言之,国内做多逼仓较日本市场更有难度。
再观橡胶与工业品整体走势的脱节现象,由于天胶较其他工业品,品种较小,受众面较窄,产区更为集中。影响天胶的因素较少,因此各因素产生的影响力会被夸大。市场极易受到资金、产胶国变化因素的影响,这和金属镍近来的暴涨如出一辙。
探寻2007年以来天胶市场基本面,我们不难发现产区始终受到天灾的困扰。暴雨与洪水自2006年底便开始纠缠着印尼天胶市场。本月初据传,洪水使马利西亚部分产胶区的天胶减产达到了50%,有数万吨之多。
三大产胶国的产量同时受到了各类不良天气的影响,不由令交易商想起2005年末糟糕天气导致的2006年市场供求失衡(这次供求失衡最终导致了天胶创出30000元的历史天价)。如今持续的糟糕天气自然再度使得在上轮橡胶上涨中尝到甜头的交易商们垂涎不已,也同样给上轮牛市中受过伤的交易商伤口上撒了把盐。在这种气氛之下,投机做多的浪潮又一次从心理上占据了上风,大量资金开始涌入唱多。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一个资金打造的橡胶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市场的变化可能会更具戏剧性。就拿IRSG2007年度第一份统计报告来说(报告指出,全球天胶2006年估计产量912.1万吨,估计需求量894.6万吨,留给2007年17.5万吨的存货。中国截至年底的库存为7.4万吨,全球截至2006年10月库存为20.8万吨),该报告说明该组织对于2007年初的供需情况还是相当乐观。
2、生存法则——打不了就逃
2006-1-8价格在18635处得到支撑,并于1-9日跳空高开继续快速拉升。由于我们十分关心天胶的最终下跌位置,所以一旦价格跳空高开,预示着底部出现行情又将上升,于是我们在1-9日开市5分钟内快速大规模建立多头仓位。未了,行情走到1-11日上涨行情止步了。我们没有操作。1-12日开市,跳空低开,预示着行情有新的变化,我们谨记“投资市场生存法则”——打不过就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