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财经要闻 |
虽然没有股市“钢铁股”那样的火爆,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显得波澜不惊的国内钢材市场,刚入新年就掀起一股“涨价风浪”。钢材作为“工业粮食”素被称作宏观经济“风向标”。这个风向标又转起来了,不能不让人密切关注。
l
从上海各大钢材市场的了解,钢价几乎是普涨的行情。热轧卷板涨幅最大,从最低时吨价3500元左右已涨到4050元,涨幅超过10%。其他如冷轧板、中厚板、建筑钢材、大中型材等主要品种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市场即时信息来看,国内主要钢材市场几乎都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北京市场的螺纹钢吨价比上海还高出100多元。中南、东北市场一些主要钢材品种价格涨幅也不低。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国内钢价就在做“拉锯战”,表面上看“波澜不惊”,但暗地里却在“斗争”。到了新年元旦一开市,“憋”着的钢价就开始上涨。
总体经济增长态势摆在那里,房地产投资调控力度正在加大,但绝对量不可能一下子就跌下来。钢材需求有三成至四成是来自房地产及相关产业,这一块“刚性需求”要根本改变还有一个过程。
此外,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在为钢市进行“需求托底”。贾良群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机电产品在中国制造产品出口中的比重超过50%是一个“重要信号”,大量钢材由此顺利消化。
还有,包括北京奥运项目在内的北方地区工程“开得很猛。从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来看,从前期的珠三角开发,再到中期的长三角发展,现在又增添了北方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实质性启动。国内钢材市场的需求基础依然较为稳固。(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