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屈原月亮玉兔印度 |
分类: 文化•历史 |
屈原之后,把兔子与月亮并提的还大有人在。如南朝谢庄的《月赋》中,就有“引元兔于帝室,集素娥于后庭”。唐诗的例子就更多,如李白诗句 “白兔捣药秋复春” (《把酒问月》)“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后天而老凋三光”(《琴曲歌辞·飞龙引》)“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杂曲歌辞·朗月行》)“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拟古》);杜甫也有“捣药兔长生,只益丹心苦”(《月》)“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八月十五夜月》),等等。
裴航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弄到玉杵臼,并为老妪捣药百日。裴航昼做夕止,但夜间屋内依旧有捣药声。裴航偷看时,只见一只白兔正执杵捣药,“雪光辉室,可鉴毫芒”,大有月中玉兔的意象!
传说天帝释(佛教护法神)化作一老汉,向狐狸、兔子、猿猴乞讨化缘。狐狸很快从水中捞到一条鱼,猿猴也从密林中摘来不少果子;只有兔子空手而归。老汉不禁表扬狐、猿,对兔子则颇有微词。兔子羞愧难当,于是邀请狐、猿共聚柴木,点起火来;兔子纵身跳入火堆,自己做了祭献——天帝释感动之余,便将兔子“寄之月轮”,好让世人一抬头便能望到这个虔诚敬神的小精灵。
中国唐代僧人玄奘到印度取经时,曾在婆罗尼斯国见到一座三兽窣堵波(即佛塔),便是为纪念兔王而建的。——中印两国早有文化往来,中国月亮里的兔子,很可能是从印度神话里遛跶过来的。只是派兔子给嫦娥捣药,则是印度神话与中国神话相融合的结果罢。
中秋之夜,把酒赏月,还要认真辨识一下月中影像,看看月中玉兔是否借口过节,在桂花树下偷懒?
(本博客文章均为自创,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提醒即删。本博客近日使用不畅,无法回复光顾诸君的评论,在此预致谢意,并祝诸君佳节愉快,团圆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