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下其手左传多难兴邦林则徐 |
分类: 我的著作 |
伯州犁说:“那就问问俘虏吧。”于是把皇颉叫来,说:“他俩争的就是你吗?看你像个君子,应当明白事理。”于是伯州犁把手高高抬起,指着王子围说:“这位先生是王子围,是我们国君尊贵的兄弟!”又把手朝下一指说:“此人是穿封戍,是方城山外一个小县尹。你说说,到底是谁把你俘虏的?”
皇颉心领神会,马上说:“我碰上的是这位王子,我是败在他手里。”穿封戌大怒,抽出戈来追赶王子围。——后人遂以“上下其手”形容那些玩弄手法、通同作弊的行为。
《秦晋崤之战》则衍生出“东道主”“北门锁钥”“墓木已拱”“厉兵秣马”“死而不朽”等成语。
至于晋齐在鞌地决战,齐将高固高喊:“欲勇者贾余馀勇”,由此凝练为成语“馀勇可贾”;齐君下令“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后来演变为“灭此朝食”,也都熟在人口。此外,《子产坏晋馆垣》中的“宾至如归”“盗贼公行”“敬谢不敏”等,同样脍炙人口。
司马侯说:我看,这三条恰恰都含着危险:巩固国家,高山和良马是靠不住的,重在国君修明道德,以沟通神人。而邻国的祸难,更不值得高兴,有些国家发生祸难,反倒成为振兴国家、开辟疆土的好机遇,齐桓、晋文的情况便是如此。而没有祸难的国家,没准儿反倒亡了国。——“多难兴邦”一语便是对司马侯这番话的凝练归纳。
清未民族英雄林则徐有一副著名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意思是说:只要有利于国家的事,搭上命也要干;国事当前,哪能因个人祸福决定进退取舍呢?
两千多年来,这样的誓言鼓舞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了他们的座右铭!
出自《左传》的典故成语还有很多,随便翻翻,便能找出一大串:一鼓作气、鞭长莫及、退避三舍、铤而走险、惩恶扬善、除恶务尽、大义灭亲、吉人天相、马首是瞻、好整以暇、名列前茅、尔虞我诈、含污纳垢、数典忘祖、食言而肥、政出多门、外强中干、困兽犹斗、风马牛不相及、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从这个角度看,《左传》不但是儒家经书,同时又是一部“成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