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强大脑,令我颠倒

(2015-06-30 12:10:48)
标签:

最强大脑

教育同质化

张松

遴选方式

分类: 社会

女儿呀呀学语时,张口说出的第一个词是“妈妈”,第二个词却是“素云”——素云是台湾电视剧《昨夜星辰》的女主角,那阵子妻子在家照看孩最强大脑,令我颠倒
子,每晚必看此剧。大人看,女儿坐在小床上,也目不转睛地看。我回头见了,问她:你看得懂吗?她用小手一指,冷不丁来了句:“素云!”吓了我一跳。

国外有人研究说,孩子每日看电视超过三小时,平均智商要低于正常作息的同龄人,我相信这是真的。电视节目内容芜杂,大量信息一股脑灌进孩子的大脑,肯定无益于智力的开发。不过若有所选择,引导孩子多看人文、科技及怡情益智的节目,电视无疑又是最为生动活泼的辅教手段。这个道理,对成人也一样。

作为退休老者,看电视纯粹是为了打发光阴,所谓“不为无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然而无心插柳,居然也有收获——甚至带来观念上的颠覆、心灵上的震撼,令人顿生“桑榆非晚”、“今是昨非”之感!

我说的是一档名为“最强大脑”的节目,参与者无论男女老少,都是万里挑一的“异人”!他们脑力超群、各怀绝技,有人能从三百杯一模一样的水最强大脑,令我颠倒
中,找出之前瞄过一眼的那一杯;有人面对十名川剧演员眼花缭乱的“变脸”表演,能复述出任意一位在短时间内变过的十张脸谱,连次序都不差一点!此外,玩魔方的高手、辨骨相的奇人、应答如响的“神算子”、凭声音区分水球落差的神童,全都让观众舌挢难下!至于记忆力超强,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千百条信息的能力,对这伙人来说不过是入围门槛、小菜一碟!

我相信选手们的表现,无不是刻苦训练的结果;但主持者常挂嘴边的一个词儿恐怕也至为关键——天赋异禀!

我教中学时,总批评某些学生不专注、不用功,说人家好学生课间十分钟就背熟的课文,你怎么三天还背不出?学生指天发誓,说我天天背到夜里十二最强大脑,令我颠倒
点,我妈可以作证——说出大天,我就是不信。现在想来,我自己受教育同质化的毒害,不懂脑力分强弱、智慧有高低,把刻苦努力看成学习成功的唯一因素,早已背离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不错,我们的教育有一种偏差:总是过分强调后天的努力,淡化甚至抹煞先天禀赋的作用。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对于追求教育平等、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有着普遍的积极意义。然而矫枉过正,完全抹煞了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把千差万别的活泼个体,视作生产线上尺码统一的产品,其结果也必然是灾难性的。那些禀赋超常的儿童,恐怕受害更多。

“最强大脑”如同推开一扇窗子,让我窥见了一个前所未见的世界,也颠覆了我大半生的理念。我发现自己从前是多么自以为是,总凭着自己的浅薄见识去臧否人物、评说古今。古书夸奖一个人博闻强记,说他“目下十行”“过目成诵”,我们只当是不值一驳的吹牛;《三国演义》写张松出使曹营,把最强大脑,令我颠倒
《孟得新书》浏览一遍便能倒背如流,我们也只当是“小说家言”,一笑置之。——如今看来,这样的事完全可能发生,可笑的倒是我们自己。

由这档电视节目,我又联想到,那些为人类文明做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个个都该是“最强大脑”吧?单就自然科学而言,能想到的中外名人就有张衡、张仲景、孙思邈、蔡伦、沈括、毕昇、李时珍、宋应星、伽利略、达尔文、牛顿、瓦特、爱迪生、门捷列夫……不知在我教过的学生里,有没有这样的苗子?是否已被扼杀在我的那些“权威解释”“标准答案”中?

何止科学家,在政治、军事、工程、商业、文学等领域,最强大脑同样大有作为。前面提到那位辨别川剧变脸的选手,本职工作就是工程师,在一项大工程中掌管着几百张图纸,所有工程进度全装在他脑子里,工作效率百倍于他人!

最强大脑,令我颠倒我又想到《三国演义》里的庞统,能在半天之内把百多天积压的文牍、案件一揽子处理完毕,“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以前总以为这是小说家的蹩脚杜撰,现在想来,在“最强大脑”庞士元面前,并非全无可能。

最能打动我的,还是电视节目对选手的遴选方式:凡参与挑战者必须经过设计严苛的难关考验。在这里,谢绝关系、不信吹嘘、无关委派,“科学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已经过关的,还要随时接受别人的质疑和挑战,有博弈才能见“真章”!而终极目标,则是代表中国队出战,跟国外强队实战比拼、为国争光。——你无法想象一群靠着关系、门第、脸蛋、金钱及自我吹嘘入选的选手,能战胜强敌、取得佳绩。这也是这个节目好看、好玩又发人深省的地方。

 

         (本博客文章均为自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插图来自网上,谨致谢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