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里开花墙外香”的《赵氏孤儿》

标签:
赵氏孤儿纪君祥伏尔泰中国孤儿 |
分类: 我的著作 |
【按】
央视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刚刚播完,我始终未看。不一定是人家拍的不好,而是荧屏上潮水般的古装戏让人倒了胃口!不过一般人对“赵氏孤儿”故事并不陌生,一来《史记》中有记载,二来元代舞台上即有此剧,“赵氏孤儿”便是元杂剧所拟题目——然而电视剧莫名其妙地加了个“案”字,让人哭笑不得!
说到元杂剧《赵氏孤儿》,虽非关汉卿、马致远等大家力作,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十八世纪时曾传到欧洲,为大哲人伏尔泰所欣赏,还把它编成话剧在欧洲上演,也算为咱们中国挣了一回面子。
拙著《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都谈及这部戏。这里节录两段,与朋友们分享。
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悲壮动人的历史剧,讲述的是春秋时的一件大冤案。那是晋灵公在位的时候,奸臣屠岸贾当政,把忠臣赵盾一家三百口统统杀光,只剩下赵盾的儿媳,因为她是国君的女儿,现在正怀着个小生命哪!屠岸贾把她囚禁起来,准备孩子一落生,就来个斩草除根。
有个草泽医生程婴,冒着杀头的危险,混进府里,把刚刚出生的孤儿救出。凶狠的屠岸贾得知婴儿失踪,竟下令:三日内找不到孤儿,便将全国的初生婴儿统统杀掉。程婴自己本来也有个刚降生的婴孩儿,他便跟一位叫公孙杵臼的老先生商议,决定来个掉包记:程婴先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送到公孙家,再向屠岸贾“告密”,说是公孙杵臼私藏赵氏孤儿。结果,程婴失去了亲骨肉,公孙杵臼献出了生命。赵氏孤儿得救了,他成了程婴的儿子,还当了屠岸贾的义子,一点没引起屠岸贾的怀疑。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寻机向他透露了真相。孤儿恍然大悟,立志报仇。后来晋悼公继位,孤儿终于在大臣魏绛的帮助下,杀死屠岸贾,为赵家报了冤仇。
《赵氏孤儿》的情节曲折复杂,戏剧冲突惊心动魄,里面的人物也都形象感人。早在十八世纪,这个戏就被介绍到国外,翻译成英、俄、德、法等文字。法国大作家伏尔泰还把它改编成《中国孤儿》,受到法国人民的欢迎。
(节自拙著《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第36天“元杂剧的兴盛”)
《赵氏孤儿》打动欧洲
沛沛问爷爷:“我记得您曾说过:中国元杂剧中有一出《赵氏孤儿》,曾被一位法国人改编,演出后很受欢迎。那人就是您昨天说到的伏尔泰吧?”
“不错。这戏最初是由一位法国传教士介绍到欧洲的。欧洲人第一次见识中国戏剧,况且还是四百年前的作品,都惊讶得不得了!于是伏尔泰就把这部戏改编成《中国孤儿》,只是把故事背景由春秋时期改成元代而已。
其实在伏尔泰前边,还有个叫哈切特的英国人,他才是头一个改编这本戏的人哪。不过他在改编时,独出心裁地把大奸臣屠岸贾改成了汉代丞相萧何,把孤儿赵武改成了清朝皇帝康熙,忠肝义胆的公孙杵臼呢,变成了大哲学家老子!这可真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啦!
哈切特、伏尔泰改编《赵氏孤儿》的时候,正当十八世纪中叶。那会儿中国刚好是清代,乾隆皇帝正悠然自得地统治着他的万里江山呢。”
(节自拙著《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第十五天“鲁滨孙、格列佛的漂流传奇”)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50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