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克纳,马尔克斯:影响莫言写作风格的两位世界级大作家

(2012-10-12 13:22:18)
标签:

莫言

福克纳

马尔克斯

魔幻现实主义

分类: 我的著作

福克纳,马尔克斯:影响莫言写作风格的两位世界级大作家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的采访。谈到莫言的文风,白岩松一再提到“魔幻现实主义”,以及对莫言风格产生影响的两位作家福克纳、马尔克斯。这两位,也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又都是美洲作家。——因从拙著《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中摘取有关两位作家的简单介绍,与博友分享。

 

 《喧嚣与疯狂》:福克纳一个故事讲五遍

 福克纳,马尔克斯:影响莫言写作风格的两位世界级大作家“美国作家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好几位。其中有一位福克纳(18971962),出生在南方的密西西比州。他从小不爱念书,中学没读完就到一家银行当了职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当过几年空军,退伍后忽然又萌生读大学的念头。人家破格收下这名“大”学生,可只读了一年,他又觉着没意思,便退学去找工作。只是又找了几处,都没干长。

有位作家偶然发现他在写作上挺有天分,就劝他试试写作。福克纳提笔一写,果然获得成功——几经周折,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位置。

福克纳崇拜法国的巴尔扎克,计划着模仿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一系列表现美国南部生活的小说。以后他埋头写作,二十多年没离开家乡,前后写了十九部长篇、七十多个短篇。小说里的故事全都发生在一个名叫“约克纳帕塔法”的南方小县城中。因而他的小说也被称作“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

福克纳,马尔克斯:影响莫言写作风格的两位世界级大作家福克纳的小说代表作有《圣殿》、《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等;而最重要的一部,则是《喧嚣与疯狂》。

小说写一个南方没落望族中四个孩子的遭遇。女孩子凯蒂漂亮开朗,却遭人玩弄,最终沦为妓女。大哥昆丁是个大学生,因精神受刺激而自杀。二弟杰生天生的自私自利,他欺负凯蒂的私生女小昆丁,还狠心折磨他那个白痴弟弟班吉,并把他送进收容所。最终小昆丁裹了杰生攒下的一大笔私房钱,跟着情人远走高飞了。

就是这么个简单故事,福克纳却讲述了五遍。开始他只想把这个材料写成个短篇,选择了白痴班吉作为讲述人。小说写完了,福克纳觉得故事没说清,就又从昆丁的角度把故事叙述了一遍。以后他又从杰生和黑仆人迪尔西的角度来讲这同一个故事。

福克纳,马尔克斯:影响莫言写作风格的两位世界级大作家由于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同样一件事就有了不同的面貌。各位的回忆又相互穿插、补充,从而给人留下完整的主体印象。——小说十五年后再版时,作者觉得还有遗憾,就又补了一段尾声,把凯蒂和杰生的结局交代了一番。

小说的题目是从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的台词里摘引的。台词里说:“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嚣与疯狂。”而小说里的班吉,就是个白痴。他在回忆往事时,头脑里一片混乱,根本没有时间概念,只有一些连他自己也不理解的零乱场景。作者在这里所用的,是典型的意识流手法。

昆丁和杰生的回忆,也都采用意识流模式——因而人们在谈到福克纳时,也总把他跟卡夫卡,乔伊斯相提并论,归入现代派大师的行列里。他在194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节自《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第四十六天)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

马尔克斯(1927—)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八岁以前一直跟外公外婆一同住。小小年纪,便把一部《一千零一夜》读得滚瓜烂熟。以后他到首都波哥大去福克纳,马尔克斯:影响莫言写作风格的两位世界级大作家念书,由于起了内战,大学没读完就进了报界。他先后到过欧洲、北美,六十年代时住在墨西哥,并写出了那部震动美洲、闻名世界的魔幻现实主义巨著《百年孤独》。

小说讲述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百年之中的兴衰遭遇。百年前,老布恩迪亚曾杀死一位邻居。从那时起,邻居的鬼魂就不断纠缠着他:他一会儿看见死鬼在水缸旁边堵伤口,一会儿又瞧见它在浴室里洗脖子上的血……为了躲避死者的纠缠,他只好携家出走,来到一处荒野,开辟了马孔多村。——最终老布恩迪亚也没得到好结果,年迈时因精神失常,被绑在大树下,默默死去。

老布恩迪亚的小儿子奥雷良诺则当上了军官。这位上校发动过三十二次武装起义,躲过十四次暗杀和七十三次埋伏,屡遭危险却总能死里逃生。终于有一天,他厌倦了内战,自杀未成,从此回到马孔多小镇过起隐居生活,整天忙着铸造小金鱼,铸了又化,化了又铸……

福克纳,马尔克斯:影响莫言写作风格的两位世界级大作家布恩迪亚的孙子、曾孙们,有的遭枪杀,有的乘飞毯飞去。有个叫何班卡迪奥第二的曾孙,从一列运尸火车上死里逃生,在返回马孔多的路上遇上大雨,那雨直下了将近五年……他家还有一个孙儿竟跟姑母同居,养下个长着猪尾巴的怪胎来。后来这怪物被蚂蚁拖进蚁穴吃掉了,布恩迪亚家族也就此覆灭。

马尔克斯自己说过,他写的不是哪个家族的历史,而是拉丁美洲的沧桑史。拉丁美洲近百年来孤独封闭、内战不止。一些落后习俗——像近亲结婚等等,一直延续至今。

作家在小说中描述这些现象,正是要人们记住这段历史。与“孤独”相对立的是“团结”,拉丁美洲人民如果不团结起来、摆脱孤独,还能有振兴的机会吗?就只能像布恩迪亚这个古老家族一样,被厄运纠缠、在封闭中走向灭亡!

小说从始至终充满魔幻情节。纠缠不去的冤魂啦,经年不止的大雨啦,腾云驾雾的飞毯啦,穿街过巷、长流不息的血河啦……但作者却是用写实的笔法去描摹这一切,使人觉得这是发生在人们身边的现实——这便是“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啦。

福克纳,马尔克斯:影响莫言写作风格的两位世界级大作家拉丁美洲古老的印第安文化中,本来就有着神秘的魔幻因子,加上作者对东方神话以及《圣经》故事的借鉴,写作时又运用了大量西方现代派的手段,于是熔铸出这样一部独具一格的小说巨著来,也为作者及拉美文学带来极高声誉。

小说自1967年出版,到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间印行了一千万册;被译为三十几种文字,畅销全世界。——智利诗人聂鲁达称马尔克斯为“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有人干脆把《百年孤独》称作“拉丁美洲的《堂吉诃德》”。还有人说这部小说在拉美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

而马尔克斯自己却非常谦虚,他身穿哥伦比亚农民的传统服装参加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1982)。他说:“这是通过我,奖励了所有的拉丁美洲作家。”——听听,这才是大文学家的人品与风度!

   (节自《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第四十七天)

福克纳,马尔克斯:影响莫言写作风格的两位世界级大作家

 

      (本博客文章均属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